为了编写一部名叫《千金要方》的医学著作,唐朝著名的医生孙思邈,从他老家五台山出发,前往京城长安,以便查阅古籍,拜访名人。
这一天,他正匆匆赶路,不觉已近黄昏时分。“救命啊!救命啊!”忽然传来悲切的呼救声。孙思邈循声走去,在一片乱坟岗子里,发现一个人正从土坑里
挣扎起来,走了几步,又踉跄着跌了一跤,就这样走走跌跌。孙思邈赶忙上前扶住那人,只见他是个40岁左右的男子,衣服破烂,枯瘦如柴。孙思邈把他扶出了乱坟岗。
“先生,帮帮忙吧,我恐怕自己走不回家了。”那个男子恳求地说,“我白天走了一趟亲戚,现在是在返回自己的家,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我的眼睛白天看什么都清清楚楚,可不知为什么,一到傍黑,两眼就像蒙上了一层东西,什么也看不清了,像麻雀一样,到处乱撞。”
“这是‘雀盲眼’。”孙思邈心里想,因为他以前也见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但他一直没有发现这种病的起因。“帮帮忙吧,先生。俺家离这里还有一段路呢,还要翻过一座小山哪!”孙思邈答应了他的恳求,把他送回了他的家。这家的主妇非常
感激孙思邈,非要留他住下不可。孙思邈见天色已晚,只好住了下来。
在闲聊中,孙思邈得知,在这一带穷山沟里,患“雀盲眼”的人很多,这位男子所在的村子里,就有十多个。
“病也欺负穷人,一年到头用粗茶淡饭、糠菜麸子填肚皮,还得出牛马力,什么怪病都找上门来。”心直口快的主妇说,“你看那些富贵人家,整天吃大鱼大肉,精米细面,养得又肥又胖,就不得什么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本来并没意识到的问题,豁然引起了孙思邈的思考;“是啊,为什么穷苦人家的人,得‘雀盲眼’的特别多呢?”他思索了一阵,还是想不出其中的原因,就把这个问题牢牢地记在了脑子里。
在离开那家人,继续向长安行进的过程中,孙思邈注意观察了这个问题,进一步证实,“雀盲眼”的确是专找穷乡僻壤的穷苦人。
然而,到了长安以后,他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这里住了没几天,就连续诊断了10多个脚气病人,却没有一个得“雀盲眼”的病人。得脚气病的人,腿脚浮肿,肌肉疼痛,浑身没劲。而且他注意观察了一下,得这种病的人,全是些油光满面、穿戴讲究、斯斯文文的达官贵人。
病居然也分出贫富来了,这奇怪的差异,是孙思邈从来未曾想到的。
“为什么穷人多得‘雀盲眼’,而富人多得‘脚气病’呢?是贫富之间的什么差异造成了这种现象呢?”孙思邈认真地思考、分析、比较了很久。
忽然,他联想那位主妇的牢骚,穷人吃的“粗茶淡饭、糠菜麸子”,富人吃的是“大鱼大肉、精米细面”,看来,这两种病与人们的饮食有关。孙思邈初步做出了这样的推断。
接着,孙思邈又做了进一步分析:“粗粮中夹杂着不少米糠麸子,精米白面在制作过程中却把这些东西都筛掉了。说不定,“脚气病”就是因为缺少米糠麸子这类东西引起的。他试着用米糠麸子治脚气,结果非常灵验。
按照这个道理,孙思邈又让得“雀盲眼”的穷人多吃荤腥的东西,结果,“雀盲服”也被治好了。特别是他用动物的肝脏来治“雀盲眼”,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雀盲眼”和“脚气病”的病因,在分析贫富之间饮食差异的过程中找到了。孙思邈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能够治疗这两种病的人,这比外国要早1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