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住着两户人家,一户姓张,一户姓吴,邻里关系一直很和睦。有一天,吴家因砌新房,侵占了张家三尺宅基地,两家各不相让,最终对簿公堂。
张家有个儿子叫张文瑞,在朝廷当官。为官清正廉明,体恤百姓,处世待人宽容大度,官缘、人缘都非常好。张文瑞官高权重,长住京城,极少回乡。
老家的亲属认为张大老爷做了大官,又陪伴在皇上左右料理朝廷大事,一定很有权势和威风,因此就骄傲起来。他们常仰仗老爷权威而横行乡里,特别不讲理。
这天,正赶上家里要盖新房,张文瑞老家的亲属为扩大地盘和邻居吴家吵了起来,两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吴家认为张家仗势欺人,不讲道理,咽不下这口气,偏不相让!
张家认为自己有后台,不行就打官司,十有九赢。于是张父连夜写信给儿子,要求他出面给当地县衙写封信,县太爷的官衔低,它敢不服从宰相的命令?县衙门里面作出判决,哪个小子敢违抗?
没想到,书信送给了张大老爷好几个月了,也没接到回信。这是怎么回事呢?张家的人慌了手脚,邻居家又不依不饶,只好暂时停下工程,等着京城来信。左等右等,大老爷的信终于来了,张家人拆开一看,全傻眼了。
原来,信上只写着一首小诗:“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像泄了气的皮球,都蔫蔫地低下了头。这下他们不但知道了张大老爷的主张,还明白了他的用意。
就是说,张文瑞要自家大大方方地先让出三尺地界,不许再与邻居争抢了。他还规劝家里的亲人,要放开心胸朝前看,不要效法秦始皇的霸道。
人生在世,总有一死,犯不上活着的时候争夺得又费力又生气。当年的秦始皇吞并六国占领多么大的地盘,后来他一死,还不是都丢光了吗?只有他修的万里长城直到今天还保存着。人去物留,平添多少感慨!
因此,张家立即让出三尺。吴家十分感激张家的宽宏大量,也主动退让了三尺。从此,张吴两家和睦如初,两家中间便多了一条小街,人们称之为“六尺巷”。
按常理,吴家侵占了张家的宅基地,张家完全可以凭借张文瑞的权势打赢这场官司,但张文瑞不但没有斤斤计较,反倒主动退让,最终使邻里之间化干戈为玉帛。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往往缺乏这种容人之量,谦让之度,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为一些蝇头小利而耿耿于怀,最后闹得得不偿失,实在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