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人获是我国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在他撰写的《坚瓠集》中有一封寄夫书云: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其夫回信道:
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自有金银相赠也。
两封信借用25味中药名串联成篇,又毫不牵强。这种修辞手法,称作“联缀”。联缀的特点是选用同类事物,加以整饰,串联成文。它在开拓意境、表达情感等方面新颖别致。因为所用的材料必须限于同类,所以有时借助谐音、双关的手法。
抗战期间,剧作家于伶67岁诞辰的时候,文艺界的朋友到他家祝贺。其中有位朋友即席用他的剧《长夜行》《花溅泪》《春雨江南》《英烈传》四部联缀成一首七绝,作为贺词:
长夜行人六十七,
如花溅泪几吞声。
至今春雨江南日,
英烈传奇说大明。
当时在场的郭沫若觉得内容固然贴切,但调子抑郁低沉,用以祝寿似与气氛不谐,于是依样当场重做一首:
大明英烈见传奇,
长夜行人路不迷。
春雨江南六七度,
杏花溅泪发新枝。
启迪之光
联辍诗文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我国古汉语文学的常见形式,可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