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友铭是农家子弟,工作勤奋努力,逐步成为了林业站花卉专业的技术骨干。在博览会中蔡友铭在被那五彩缤纷的花卉世界深深地吸引,也被这些花卉优良的质地、众多的品种所折服。他想:一定要在花卉业上有所作为;一定要学习国外先进的花卉种植技术,改变国内落后的花卉生产状况。
1992年初,蔡友铭担任新组建的上海市花卉良种试验场场长,受组织派遣,远赴花卉出口大国荷兰考察进修。他以更大的责任心、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刻苦的学习中去。
通过出国考察,蔡友铭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在花卉生产上与国外的差距所在,更激发了他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致力于改变我国花卉生产落后面貌的决心与信心。
康乃馨是上海市场上消费量最大的花卉,但基本上依赖进口。于是,蔡友铭开始潜心钻研康乃馨的种苗繁育和栽培技术。经过摸索研究,蔡友铭针对传统育种存在的问题,创建了母本圃、采穗圃和扦插圃这“三圃”育苗体系:
蔡友铭迎合市场需求,根据气候和立地条件的不同,筛选出适宜品种。在母本圃和采穗圃,育苗选用泥炭配置营养基质,并经蒸汽严格消毒。浇水采用滴灌,不仅节约了用水,而且避免了过去浇水喷洒不均造成积水而诱发的病害。温光管理采用智能化温室自动调节,整个生产区环境严格与外界隔离,注意消毒和病虫害控制。
在扦插圃时,蔡友铭除了采用科学的基质,配备良好的遮荫、喷雾等设施,加强日常管理外,还注意每次扦插前都对基质进行蒸汽严格消毒;所有插穗都经低温处理等。这样,他们生产出的种苗不仅粗壮,而且病虫害少、生理活性强,使康乃馨种苗的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
同时,蔡友铭又先后从国外引进100多个康乃馨品种,选育出了30多个冬季和夏季型品种,实现了周年均衡供花。他还下海南、上东北、赴青海,在不同纬度的地区进行试验,掌握了利用适度高海拔生态条件繁育优质种苗的技术,使康乃馨种苗覆盖全国90%以上的地区。
1994年,蔡友铭在皖南山区建立试验基地。他凭着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通过多年实践,终于一改过去的传统做法,创建了低纬度高海拔种球繁育体系。
蔡友铭还独创“宿根冷藏技术”解决了满天星花卉安全越夏难题;采取变温、摘心、加温加光等技术,综合运用光、温、肥调节技术,使香石竹、唐菖蒲、满天星、郁金香等多种花卉,能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花期栽培,实现优质高产。
1994年,28岁的蔡友铭担任了上海市林业站站长职务。根据花卉生产特点,他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据,产前种苗服务,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协助销售”的花卉经营策略。并大胆实施“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机制,把培育的花卉种苗卖给农户,指导农户栽培,再向他们收购成品花卉销售到市场上。
蔡友铭还十分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员,为上海林业花卉的大发展蓄备后劲。在蔡友铭的领导下,从1994年至2000年,上海市花卉良种试验场的资产增长了15倍,生产规模扩大了15倍,技术人员增加了10倍。
在为花卉事业呕心沥血创业的过程中,蔡友铭先后获得“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绿化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等光荣称号。他说:“花卉业是上海发展都市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来春色满人间,我将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