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幼年的时候,总是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正所谓“童言无忌”,这个成语很形象地概括出了我们幼年之时的天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先天具有的品质性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约束,原来的那种天真无邪的、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便被我们刻意地隐藏起来,甚至遗忘在内心深处的角落里,再也不愿意触及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脱稿讲话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种无话说、无感情的状态,导致我们不敢讲真心话,特别是在脱稿的状态下,无话可说。
可见在天性被束缚的状态下,我们是不敢说真心话的,如此一来,我们的脱稿讲话能力也就近乎零了。而释放天性则可以让我们挣脱心灵上的束缚,重拾自我,有胆识,有气魄,更好地和人说话,更勇敢地在众人面前展示本我。所以想要掌握脱稿讲话,我们就必须首先解放自身天性,重拾本我。
香港著名财经作家、企业家梁凤仪搁笔时“大张旗鼓”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在那次新闻发布会上,梁凤仪逐一感谢了到场给她鼓励加油的八个特别嘉宾,并宣布自己的最后一本书《我们的故事》已经完成。在发布会上,梁凤仪的一言一行都透露出了她的天性,其真性情又一次打动了粉丝书迷。
梁凤仪自述她从1986年开始从事写作时遇到投缘的艺术家们,还有那些天生就能走到一起来的合作伙伴,并一一感谢。特别指出来要感谢财经界旧上司、香港金融界翘楚冯景禧先生。之后,梁凤仪又陷入当时第一次见冯景禧先生的场景中,她说那时的她什么都不懂,也没有在大机构任过职的经历,但是冯先生却肯定了自己的公司,并指出这个创意很棒,而做生意就必须有创意,只要肯学,事业就会成功。冯先生的这些教诲让她毕生受用。
梁凤仪还提及了与她从小一起长大,亲如哥哥的冯建明博士,他的宽容、谦忍让她受用。她的妹妹邱海燕,一直很是乖巧。梁凤仪说她从少年到现在,工作上的压力,总是发泄在哥哥和妹妹身上,无数对海燕不讲理由的指责与教训,海燕从来没有反驳、反抗与反感。说到这里,梁凤仪泪光闪闪,她知道,因为海燕和建明爱她。
当然,梁凤仪也肯定了两位丈夫对他的爱,她说,“文汇是我前一任的丈夫,虽然我俩没有最后走到一起,但是我永远爱他。黄宜弘博士,我的丈夫,他宽容、厚道、包容。”接着,梁凤仪又感怀自己的父母,可惜现在自己事业有成,父母却没能看到。在座的旁人递上纸巾,而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有的记者和读者也潸然泪下,他们为梁凤仪的发自于天性的真情讲话而感动。
梁凤仪在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上,坦然道出了自己经历的不幸和痛苦,这种天性的流露,不仅没有让她失去观众的信赖,反而让嘉宾和观众对她的敢于说真话的性格以及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所感动,对其更信任,更喜爱。在观众和书迷面前,梁凤仪总是展示出本我,从不戴任何面具,说真诚的话,这种源于天性的真实和真诚让每一位粉丝都可以从她的讲话中触摸到她的灵魂,对这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作家更加敬佩。
解放天性,我们才敢说话,才更善于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让听众更容易认同我们,支持我们,喜欢我们。那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解放我们的天性呢?
大胆表达,展露真实的自我。很多人之所以不敢脱稿讲话,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放不开自己,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展露真实的自我。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人生属于自己,必须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为自己而活,要求我们大胆做事,大声说话,做一次真正的自我,如此,我们才会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有更大的勇气去实践。
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升信心。告诉自己能行,自己会是成功的演讲者,听众会喜欢我们的演讲,我们也将得到他们的欢迎。告诉自己:只要将内心中的话说出来,就会受到听众的喜欢,因为它来自我们的天性,表达出了我们的真情实感;我们比任何一个人都适合这个讲话,我们能够全力以赴,将话表达得清楚顺畅,具有吸引力。
建立自己的风格。一个解放了天性的演讲者,必定拥有自己独特的讲话风格。有人曾经针对一百位著名的商业界成功人士进行了一项测试,结果发现,在导致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当中,个性的因素远远比其智力因素重要。同样的,这个规则对脱稿讲话者来说也同样重要。我们需要认识到:脱稿讲话并不仅仅是讲话,还包括讲话的方式。听众并不是机器,他们除了倾听我们的语言,还会注意我们的眼神、动作、空间运用、表情、个人魅力等。他们对这些东西的关注,甚至超过对我们的讲话内容本身的关注,而这些东西恰好构成了我们的风格。解放天性的讲话,需要我们养成自己特有的风格,给讲话增添别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