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正文 第13章  山村公园化

书名:小海的梦想  作者:吴克敬  本章字数:11643 字  创建时间:2021-02-02 10:28

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

——路遥《平凡的世界》

接受了釆写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的任务后,我来到索洛湾村,在柯小海的陪同下,进了百药沟,当然还爬上了百药沟的沟梁顶。

我在百药沟的沟梁上看到的景色,应该还是柯小海、刘玉高他们当时看到的。不过我看到的,已经被他们科学地开发岀来了……道路如练,仿佛缠在百药沟山梁上的一条飘逸的素绸带子。我们驱车很快就到了百药沟山梁的最高处,站在他们精心设计打造出来的观景台上,东眺西望,北观南瞻,一时之间,只觉自己的眼睛不够用。夕阳下的四面山水,尽收眼底,我很想把眼前看到的景观描写出来,但我搜索枯肠,竟然找不出一两个能够描写这一处山景的词句,什么层林尽染、美不胜收、蔚为大观、美妙绝伦、别有洞天、重峦叠嶂、山明水秀……我不能再罗列了,因为不管我如何罗列,都不能很好地写出这片山水的绚烂与瑰丽。

也就在这个时候,柯小海的大伯柯玉斌,还有他父亲柯玉荣当年在这里“闹红”的情景,蓦然涌入我的脑海,我情不自禁地吼了一曲信天游:

红军共产党来了天心顺,

咱老百姓嘛就随红军。

一人一马一杆那枪,

咱们的红军声势壮……

镰刀斧头嘛老?头,

砍开那大路百姓走。

革命的势力大无比,

红旗一展那天下都红遍。

我的一曲信天游,别说把柯小海惊住了,连我自己一时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就在百药沟的沟梁顶上吼出这么一嗓子?柯小海呆呆地看着我,听我落下音来,不无惊讶地问了我两句。

柯小海问:你会吼唱信天游?

柯小海问:你咋吼唱了这一曲信天游?

我回答柯小海了。说:我是热爱信天游的,写了不少关于陕北的小说和散文,都是受了信天游的启发哩。我爬上百药沟来,想起你的故事,知道你大伯、你父亲他们‘闹红’钻梢林,给予了梢林红色的记忆。我们后来者,难道不能在红色记忆的图谱上,涂抹上些新的色彩吗?

我说得兴起,就还回过身来,抬手指向森林公园里如诗如画的索洛湾村,给他说了。

我说:你们索洛湾村以自己的实践,收获了前辈们想要通过革命获得的成果。

我的话把柯小海说得沉默起来。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前辈们想要实现的梦想,正是柯小海他们索洛湾村人的梦想哩。但要知道,实现的过程,是太不容易了,柯小海他们费了太大的功夫。首先还是土地的征用问题。

柯小海说服刘玉高,把森林公园的北门调整到他们索洛湾村,但刘玉高前期耽搁了不少工期,想在这个时候补上来,就给柯小海提了一个非常紧迫的时间要求,希望能在一个月内,完成土地合同的签约授权。柯小海看得出刘玉高内心的焦急,人家既然按照他的谋划,把森林公园的北门调整了,他就必须给人家一个态度。

柯小海冲着焦急的刘玉高笑了笑。他说:不要一月时间。

柯小海说:三天就够了。

刘玉高以为他听错了,瞪着一双大眼睛,揪了揪自己的耳朵,问起了柯小海。

刘玉高说:哄我开心吧你?

刘玉高说:我三天把施工设备开过来。

柯小海说:我不哄你,三天后让你的施工队进场施工。

柯小海说:我和我们索洛湾村的村民给你放炮庆贺!

话是这么给刘玉高说了,但真要在三天时间里把森林公园北门所占土地拿出来,绝不是手到擒来般那么容易。虽然他有了“搭车”森林公园建设的决策,也做了些前期准备,但真到拿地的时候,要向村民说明情况,而获得多数人的同意与支持,还是有些难度的。柯小海的个性是,没有难度的事情不见得有多大精神,有了难度,他反而特别积极奋勇。

向刘玉高口头打了三天的包票后,柯小海回到村里来,先与村干部和党员骨干沟通了一下,这便喊来全体村民,召开大会,向村民们说明了情况。柯小海从“搭车”森林公园项目说起,对索洛湾村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非常清晰的梳理与解释。到了讨论表决的时候,虽然大多数村民表示理解,可还是有不少人提岀了不同意见。其中有人情绪还很激烈,说是索洛湾村在深山沟里,挖煤掏炭是他们的优势。淼林公园有什么优势呢?发展旅游,谁来山沟沟里旅游呢?

以柯小海那时在索洛湾村的威望,他是可以在大多数村民同意的情况下,不顾少数人的意见,强行通过决议,给森林公园腾地搞建设的。但他没有那么做,而是耐心地给心存疑虑的村民,做进一步的说服工作了。

柯小海把他前边争取刘玉高时说的话,又耐着性子给村民们说了。

柯小海从黄帝陵景区说起,说了黄陵县的整体旅游。黄陵县只有一个黄帝陵,全国各地来黄陵县的游客,游了黄帝陵后,就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森林公园是对黄帝陵景区的一大补充,可以使全国各地的游客,兴高采烈地到黄陵县来,再欢天喜地地走进森林公园里,观景康养,既能体会黄帝陵的庄严宏阔,又能感悟黄帝文化的源远流长,是非常有前景的呢!

部分村民虽然还半信半疑,但大家相信柯小海,因此就都没有再坚持,同意了把森林公园北大门建设在他们索洛湾村的规划。

村民们有了统一的意见,土地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因为森林公园所需的土地,基本都是村集体所有的荒地。不过关于怎么补贴,是还需要与刘玉高协商谈判的。对此,柯小海没有独自前往,而是与村委会的人一起去了刘玉高的公司,找到他,与他当面锣、对面鼓地谈了。他们双方开诚布公,谈得还算顺利,出租的基础价为每亩1200元,此后按照全县经济增长的比例逐年提高。

柯小海带着他们谈好的价钱回村来,大家听到这个价码,一下子吵闹得几乎开不了会。

村民的意见很集中,租给二号煤矿的土地,每亩是5000元,给森林公园怎么就少到1200元?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柯小海没有与村民们争执,他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等大家说得口干舌燥,没有别的话说了,他还是没有说话。因为他提前有个安排,要村委会里的干部们都先来说。干部们说了后,他再条分缕析地给村民们说。柯小海说得不紧不慢,他说:5000元与1200元,大家不要吵闹,没人不知道这个租价比二号煤矿低。为什么低呢?煤矿用的是咱们的好地肥地,撒把种子能长庄稼的地。森林公园租用的土地是什么样的呢?咱们撂荒没人种的地,一年一年地荒着,颗粒不收,分文不得。那个时候,大家怎么就没有意见。现在不管收入多少,都是咱们的,意见倒来了。我不强求,谁给咱的撂荒地一亩120元,我租给谁……柯小海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等着人说话。他没有等来,就又自己说了起来。他说:没有人租用是吧?这就是我们心胸和眼界的问题了,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是要往远处看呢!

柯小海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会儿,把大家一个一个都看了一眼,他是想看谁还要提意见。结果没有人提意见,因此他就说得很坚决了。

柯小海说:不是我给大家开空头支票,咱们耐下性子等一等,等到森林公园开园后看吧。

柯小海说:我相信不论集体还是个人,在森林公园获得的收益,是二号煤矿远远赶不上的呢。

柯小海把话说得掷地有声。他取得村民们统一意见的日子,刚好是他给刘玉高打包票的第三天。柯小海通知刘玉高,让他到索洛湾村签订合同。

刘玉高接到柯小海的来电,没有立即相信,在电话那头还把柯小海连问了两句。

刘玉高说:是真的吗?

刘玉高说:我的血压不太稳。

柯小海肯定地告诉他: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柯小海说:咱俩还都算得上君子吧。

刘玉高心头上的一块石头,在柯小海的君子之言里,落下地来。

刘玉高后来回忆那三天,说他就没吃好一顿饭,就没睡好一场。他内心的志忑,以及担忧,大了去了。租用索洛湾村的土地那么多,而他与柯小海等村干部谈下来的租价又是那么少,柯小海和村里的干部同意,索洛湾村的村民们能同意吗?接到柯小海打给他的电话,刘玉高是高兴坏了,但他还存着些内疚,想他小看了索洛湾村村民们的眼界。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刘玉高到索洛湾村签订合同时,不禁给柯小海和索洛湾村的村民竖起了大拇指,而且在森林公园建成运营招募劳务人员时,全力向索洛湾村的村民倾斜。

在刘玉高的心里,索洛湾村的人眼界远、素养好、品德高、靠得住,这样的人不大胆地用,还考虑谁呢?

“咱不能亏了索洛湾村的人!”刘玉高后来提起这件事,总要这么来说。

在柯小海和索洛湾村村民的全力支持下,黄陵森林公园很快进入施工建设的攻坚阶段。他们在索洛湾村建设北门,租用了480亩土地,因此还把原先规划设计在南门的一些项目,也转移到北门来建设了。

北门建设,竟然成了整个森林公园建设最早开工的……以此为契机,刘玉高把他们业已拟好的规划,做了许多调整,即后来实施完成的核心区“一谷、一岭、一寺”,与配套区两个小镇“潮塔小镇、双龙小镇”。核心区的“一谷”即为轩辕养生谷,“一岭”即为飞龙岭景区,“一寺”即为紫峨寺景区;两个小镇中的双龙小镇,因为北门口的存在,即有索洛湾村深度融入其中。特是辕养生谷,便全都是在索洛湾村的百药沟里建设的。

不用柯小海给我说,也不用刘玉高给我介绍,在走入百药沟,游览了这条神奇的山谷后,我亦明白:以百药沟为根本,打造出来的轩辕养生谷,不仅扩大了森林公园的格局,更深化了森林公园的内涵。他们经过多方面的论证与重新设计,挖掘出了降龙湖、十里松廊、湿地草甸、蝴蝶谷、万卷书(也称黄帝石)等各具特色的游览景点。而生态文化体验的丰富性,更是别处所少见的,如百草药种植园、蝴科普馆等。当然了,黄岐会馆、养生度假馆,对关心身心健康的人,更具吸引力…特别是索洛湾村所在的公园北门,愈发让人流连忘返。

我的记忆力在这里一下子不够用了,就掏出装在裤兜里的手机,找到记事功能,打开来一个景致一个景致地来记了。依次为北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三养门和广场、生态酒店、丹壶、降龙湖、七星岛、儿童乐园、卡丁车游乐场、五公里游步道、香林食府、习静亭、树顶玻璃栈道、动物园、树屋、小木屋等,还有攀岩、拓展训练、野外露营等更为刺激的项目,也在如火如茶地建设着。而特色鲜明的热泉养生项目马上就要开馆迎客了。

走在百药沟里,继续往纵深去,向南即可到达飞龙岭景区。

最初的规划,飞龙岭景区没有这么大的规模,也没有这么多的景点。采纳柯小海的建议,把游客进山旅游的北门挪移到索洛湾村后,飞龙岭才真正像条巨大的飞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客的眼前。游览罢百药沟后,我与县委宣传部的几位同道,没有出沟来,选择了沟内一户人家,吃了顿那户人家说的“百姓菜”,歇了歇脚,才向南走上飞龙岭。

下笔到此,我是要把那户人家的“百姓菜”说道说道哩。

城里大馆子的鱿鱼海参、龙虾海贝等大菜品,在“百姓菜”里是找不着影子的,有的是小鱼儿、小青菜、小炖锅等小的吃食。我大嚼大咽了一番后,感慨人的嘴,其实是很贪小的呢!并不是大的吃食就好,小的吃食,オ是入心入肺的呢!端给我们的鱼儿,应该是从沟底里的溪流中刚捞回家的,裹上些面糊糊,油炸一下,既香且脆;小青菜也是刚从地头拔的,在旁边的溪水里洗一洗,投进锅里炒出来,似乎还带着田野特有的那一种清香;小炖锅里肯定是他们家养在院门前满山乱飞乱走的鸡儿了,在锅里炖着的时候,即已引人垂涎;还有地软小包子、小米稀饭…不是我嘴馋,是我厌烦了城里的那种“大”。凡事都要大,好像大了就好。其实不然,这是我在百药沟吃了一顿“百姓菜”后,才突然明白的。

小老百姓的日子,恰恰就在那一个“小”字上。

因为小日子,才正是小老百姓过的日子哩。

在百药沟里吃小老百姓的“百姓菜”,并不只我们一行,在我们的前头就有一拨人,在我们之后,又来了一拨人。

吃罢“百姓菜”,我们就往飞龙岭上去了。

蜿蜒曲折的飞龙岭全长6000余米,整个形制仿佛飞龙的一段纤腰,很是柔和地把轩辕养生谷与紫峨寺景区,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使森林公园因此而景象万千。驱车是可以前进的,但没有步行那么自在。我们漫步在参天大树之下,曲径之中,耳可以随时听闻鸟语,眼可以随时观看花色,一石一木,无不沾染着华夏文明隆兴的气息,并豪迈地散发着自然龙脉藴含的灵异与吉祥。

哦!那不是在建的公园二期工程巨型轩辕黄帝雕像嘛!

哦!还有子午三塔!

柯小海“搭车”森林公园建设,为早已脱贫致富的索洛湾村谋划的新发展思路,业已呈现出非常耀眼的成就。

2015年5月10日,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在位于索洛湾村的北门,举行了隆重了开园仪式。五彩的气球,挂满了北门,还有五彩的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窜天而起的炮仗,以及铺地炸裂的鞭炮,把开园仪式推向了高潮!闻讯而来的游客,当天把宽敝的北门挤得水泄不通,而更多的来宾,已在园区之中游览…开园半年,到12月的时候,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即已跻身国家“AAAA”级景区行列。

统计数字证明,森林公园的游人数量及收益,逐年提升。2017年时,即达4000余万元,现在年收益基本稳定在5000余万元。

我在索洛湾村采访,见到的村民都说,他们索洛湾村成就了森林公园,而森林公园也成就了他们索洛湾村,使一个过去落后破烂的小山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公园村。

就在我伏案写作这部报告文学时,想到我在索洛湾村看到的情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的一句话,突然涌上我的心头。那句话是: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

我要把这句话记下来,在写罢这部作品后,是要与深谙路遥文学精神的柯小海,做一番交流的,我相信他会有更为深刻的感触哩。

如今的索洛湾村,因为森林公园的启动,一下子声名远播。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来过这里后,把公园化的索洛湾村,也带向了四面八方。

市场化的今天,没有点儿名声,别说搞旅游了,便是村里的特产什么的,也都难以流通。索洛湾村有了他们自己的名声,“搭车”森林公园,很自然地也就搞起了旅游,并且由此,还进一步带动了他们村的特产山货的销售。

乡村旅游好,柯小海与村干部及党员骨干们,在看过别处的这一发展模式后,知道这是个来钱的好办法。

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开园了,他们决计要搭这列前途远大的列车,但怎么搭,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跟风去搭,不一定能搭出效益来,而且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柯小海对此已做了比较详细的思考,他在森林公园入驻的时候,就已多次给村里人讲述他的思路,真到了具体实施的时候,还得做更为细致的分析。

柯小海是这样给村里说的,他们索洛湾村与森林公园,在旅游项目的设置上,必须遵守差异化的原则。森林公园做了的项目,索洛湾村就坚决不做,而森林公园未做的项目,他们洛湾村拾遗补阙,给做出来,方能获得双赢。

索洛湾村与森林公园是一个整体,如何借助森林公园的建设之风,把村子建设成黄土高原上一个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新农村示范社区,成了柯小海必须考虑周全的事情。因为公园化乡村建设的精髓就在于此,不如此,谈何公园化?

但柯小海的这个提议,显然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

大家“搭车”森林公园,想的是能在游客到来的北门口,开店售卖山里的特产,或是做些小吃小喝的小生意,没有人往柯小海说的这个方向上想。柯小海提出来了,没有多少人响应是个问题。但是柯小海不急,他做任何工作,都没有强迫过谁,这一次就更不会了。他有一套自已的工作方法,那就是先统一村干部和党员骨干的思想,然后再做群众的工作。柯小海的这套工作方法,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还是很有效果的。所以他在提出来后,就召集了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等一系列必须开且一定要开好的会议,分级分层来做说服动员工作了。

柯小海给大家做说服动员工作,没有套话、空话。那些话他不会说,即使会也绝不说,他说的都是村里群众听得懂、入得耳的家常话。他给村上的干部和党员骨干咋说,就也给群众咋说,绝不隐瞒事情的本质。

我从村里群众的口中得知,柯小海当时是这么给大家做说服动员工作的。他说:“咱们索洛湾村是发展了,大家不愁吃不愁穿,咱们是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初步走上了小康之路。但这不能成为咱们村裹足不前的障碍,那会影响咱们村的进步哩!咱们还要在小康路上,向更高标准、更大目标继续坚定地、不停步地走哩。”

柯小海说到关键处,还给大家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

柯小海的这个比方,是索洛湾村人过去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景象,那就是驴拉石磨碾米磨面了。给驴子戴上笼嘴,套进磨道里,一整天都在走,但能走出个啥呢?就只在磨道里转圈圈,一圈一圈又一圈…使唤驴子拉磨的人家,想要驴子走得快一点,还可能给驴子的颈项戴一串响铃,驴子走一步,响铃跟着响一声,对驴子倒是很有鼓动作用哩。但驴子走得出磨道吗?它是走不出的…柯小海这么给大家比方着说,有人是听出些味道来了。

听出来后就在下边议论了,有人说:柯小海这不是骂咱们吗?

有人说:他就是骂咱们哩。他骂咱们都是没出息的驴子!

下边的这些议论,柯小海是都听到了。

听到了的柯小海,就抓住下边的议论,再给大家说了。柯小海说咱们索洛湾村前面的进步与发展,可不就是一头驴子,只在咱索洛湾村里打转转。咱们赚的每一分钱,咱们吃的每一嘴食,咱们呼吸的每口气,出过索洛湾吗?没有吧。咱们还想有更好的未来、更大的发展,就得从磨道里解放出来,才能走得快、走得远。”柯小海直白质朴的比喻,让村里人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有了这样一个基础,下来再说新农村示范社区的建设,也就好说了。柯小海趁热打铁,把村干部和党员骨干们的工作做好后,当即召开村民代表与全体村民大会,给大家讲新农村示范社区的建设,就是要满足衣村居民不断提高了的生活物质需求。为此,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让城乡互通互融,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具体方案就是:以中心村为核心,以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为契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索洛湾村社区建设全覆盖;与此同时,还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妥善地推动迁村并点行动,促进土地集约化水平,充分做到资源共享,全面提升索洛湾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索洛湾村的基础设施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掷地有声的说服动员,极大地提高了索洛湾村群众的认识水平,大家齐心协力,为索洛湾村的新农村社区化的发展,高效率地行动起来了。

采访活动中,我见到了一位姚姓的索洛湾村女性,她的见识就很不一般。

她给我说了,索洛湾村现在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城里人可能也要羨慕呢!她说了,她先生就在县城工作,20世纪90年代,她随先生离开索洛湾村,进入黄陵县城,并在县城找了一份工。二号煤矿入驻索洛湾村以后,她并没有立即返回村上来,而是一次次回村上探望亲属看到了索洛湾村的变化,从县域迁回村里来的。回到索洛湾村,不仅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而且在自己的家门口打工,出的力不比在县城时大,收益却比在县城时要好。她是先回村上来的,先生经常要回来看家里人,也慢慢地被村里的变化所触动,也就回到村上来了。

现在的情况是,姚姓女子一家人,安居在索洛湾村子里,幸福融冾,快乐安逸。

村民赵崇斌是索洛湾村公认的秀才,他成长在索洛湾村里,懂事听话善读书,是在村里读书把自己读出村,进入大城市里的大学深造的人。他大学毕业了,把求职资料挂在网上,挂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参加了许多单位和机关的招聘,最后都没有入职。

千般委屈、万般失望之时,赵崇斌回索洛湾村里来了。

赵崇斌住在家里好几天,都不愿出门见人。柯小海了解到赵崇斌的情况,非常理解他,又非常关心他,就去找他了。

柯小海首先向他介绍了索洛湾村在他读大学期间发生的变化,让他了解他们村子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吸引人的,而人才又是多么匮乏。

在把村子里的基本情况都告诉赵崇斌后,柯小海把来找他的想法和盘托出,给他说了。柯小海说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优势,小山村也有小山村的优势,只要有理想、有目标,在村子里扎下根来,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样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掌握的现代化科技知识,创出一番辉煌的业绩来呢!

赵崇斌的心,被柯小海的一番话打动了。

在大城市里几番挣扎、几番沉浮,赵崇斌需要柯小海这样推心置腹的开导。他听懂了,更听明白了,并把柯小海说给他的话,回味了好几天,终于痛下决心,抛弃了对大城市的种种幻想,决定就在他们索洛湾村,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赵崇斌结合索洛湾村实际,对照网络上的讯息,发现与索洛湾村相邻的甘肃省部分山区乡村,栽种山核桃种出了大市场,他就简单收拾下,背着个他在大学校园里背出了年代感的小背包,激情满怀地去了甘肃省。他找到山核桃栽种很有规模的一个村子,理头在一户热心肠的人家里,向人家虚心学习了。他自觉学得可以了,就千恩万谢地离开他们,回到索洛湾村来,开始了他的创业尝试。

但是钱呢?

赵崇斌可以从村子租来闲置山地,然而购买树苗要钱,雇用民工更要钱。他口袋里空空的,没有几个可用的钱。可是他又特别要面子,不愿向他人张嘴,就暂时拖着……柯小海看出了赵崇斌的困窘,再次主动找他了。

“怎么样啊?”

柯小海找到赵崇斌的家里去,开门见山地就问他了。

赵崇斌耗在家里,似乎就等柯小海来。柯小海来了,淡淡地问了他一声,他即核桃枣儿地,把他的想法,还有他去甘肃邻县考察学习的情况,给柯小海满盘子满碗地端了出来。赵崇斌说了,山核桃的市场前景非常好,大可期待…前面的几句话,赵崇斌说得很流利,也很有自信。但他把那几句话说过后,即吞吞吐吐说不顺畅了。

柯小海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过。他与赵崇斌几句话一说,就知道他想创业,而手头没有创业的经费。这么一想,柯小海笑了,他微笑着给赵崇斌交了底。

柯小海说:需要多少经费?

赵崇斌红着脸说:初始有个三几万的就够了。

柯小海说:这不是难事。

柯小海说着站起来,拉住赵崇斌的一只手,让他跟着去了一趟信用社,从自己的户头里取出3万元现款交给赵崇斌,帮助他注册成立了一家山核桃深加工企业。

赵崇斌毕竟是个有学问的人,他给他的核桃深加工企业起了个很有味道的名称,即“黄陵乾锦和山核桃工艺品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是陕西省当时规模较大的山核桃深加工企业。公司业务就是把子午岭地区天然的野生核桃集中收购起来,精拣细选,选择品相品质优者,包装起来,采用线上交易的方式,向市场推送。当然也绝不偏废线下的功能,双管齐下,共同推进。公司成立当年,就取得了非常可观的业绩。

赵崇斌有学问,脑子活。他在拣选集中收购回企业的核桃时,发现了一种花纹精美、色泽自然、品相独特的核桃。他拿了两枚回了他的办公室,一边仔细地把玩,一边细心地琢磨。他那么把玩着、琢磨着,突然灵机一动,以为这种山核桃,太适合制作那种市面上受人追捧的文玩核桃了!

这一发现,与接下来的灵机一动,让赵崇斌喜出望外。

赵崇斌的长项就是脑子活,行动快。他默默地在网上搜集文玩核桃的各种信息,让拣选核桃的员工,照着他的指导,在一大堆一大堆的野生山核桃里,把那种可做文玩的核桃都挑出来,又寻找制作文玩核桃的专业人士,组建起专业化的队伍,使他们的野生山核桃,笨鸟儿变成了凤凰,飞出他们的小山村,进入大城市的文玩市场,极大地提高了野生山核桃的文化品位及经济价值……从做山核桃的深加工业务起家,赵崇斌的公司,现在已经把市场触角伸向了全省各大旅游景区;他后来又发展了中蜂养殖业务,其产品种类已有百余。

赵崇斌的山核桃深加工公司,现已建设了一座投资百万元的标准化大厂房,为当地创造了二十余人的就业机会。心存善念的赵崇,还专门设立了残疾人岗位,尽可能地满足残疾人就业需求。

我要写这部报告文学,就不能不去采访赵崇斌。

与赵崇斌交谈时,他三句话不离柯小海,是打心里感激柯小海哩!

记得我与赵崇斌谈过话后,走出他的公司大门,走出很远了,却蓦然听见从他公司的方向,传来一曲信天游。我听得出来,那人吼唱的是新编信天游《庄稼汉》:

深不过黄土地高不过天,

吼一声信天游唱唱咱庄稼汉。

水格灵灵的妹子虎格生生的汉,

人尖尖就出在咱索洛湾……

沮河清清润日月凉房房里暖,

好吃好喝好呀打扮。

山丹丹那河沟沟里兰花花开满山,

庄稼汉的那信天游唱也唱不完。

索洛湾村公园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村容村貌的规模性变化,便是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如那曲信天游吼唱的一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柯小海的名望,因此被人到处传颂,使他的一位旧日好友,听进了耳朵里,便把一个难题,毫不客气地甩给了柯小海

那位朋友找到柯小海,给柯小海说了,说他是一点办法都没了。他的儿子长着长着叛逆起来,别人给他出主意,他便把儿子送去了部队,接受人民军队这一大熔炉的锻炼。他原想儿子肯定有变化,可是转业回来,儿子依然故我,还是非常叛逆,整日无所事事,闲待在家里吃他们老两口的!朋友说得伤心,甚至有些悲哀。他想把几子交给柯小海,诚心希望他带在身边,让儿子设身处地地感受一下他柯小海,带领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是如何奋斗的,是如何进步的。柯小海答应了朋友。很快地,朋友的儿子被朋友带进索洛湾村里来了。玩世不恭,是朋友儿子的全部底色。

柯小海见到他的头一面,没与他说啥。只让他住在索洛湾村,到处看看,自由自在地转悠。转悠了几日,柯小海和他谈话了。柯小海问了小伙子几个问题,他对答如流,知之甚详。

然而他就是十分厌世,又十分愤世,对现实社会充满了不满。他的不满是从哪儿来的呢?柯小海耐着性子与他交谈,在逐步深入的交谈中,柯小海听出问题来了。他交友出了问题,满脑子的负面情绪,以及负面讯息,全是从他的朋友还有网络上获得的,几乎没有什么可信的东西。柯小海发现了他的问题来源,知道应该怎么与这位叛逆者相处、交谈了。

柯小海从来不是爱说大道理的人,他自底层出发,又自底层成长起来。

因此,柯小海就与这位叛逆者推心置腹地说起了他的过去…柯小海没有忌讳,毫无保留地说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说他小时钻梢林,大些了下煤窑、扛木头,看人的眉高眼低,事无巨细,都给小伙子说了。小伙子开始听得漫不经心,听着听着把他那玩世不恭的样子收敛起来,躬身向着柯小海,生怕漏听了什么。到最后,柯小海说完了,他竞然还没听够,诚恳地问了柯小海一声。

小伙子说:叔叔,您还有说的吗?

柯小海笑了一下,给他说了:你要还想听,我就说给你。

小伙子点头了。他说:叔叔您说。

柯小海因此就继续说了。他说:我们有机会享受现在的物质生活,要感谢钻梢林的革命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武装“闹红”,不懈斗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人民当家做主,让别人领导咱们,让別人给咱们做主,你说行吗?那还能是咱们自己的日子吗?你自己好好想一想,你老爸现在给你提供的各种生活条件,够优越了吧。那是别人送的吗?都是咱们自己借改革开放的良机干出来的。你老爸勇于改革,积极实践,他才有机会、有条件给你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呀!我今天给你都说了,我是个村党支部书记,干了十几年,每走一步,每有一点成就,都深刻地认识到,那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一点一点干出来的。不要有别的幻想,那不实际,很不实际,都是惑人心,是破坏咱们社会经济发展的恶势力捣的鬼。他们那些人,是有国外的,也有内部的,但他们是不会得暹的。

柯小海说着又停顿了一下。小伙子以为他说得口渴了,就双手捧起一杯放凉了的茶水,送到柯小海的手上,给柯小海恭恭敬敬地说了。小伙子说:叔叔您喝口水。

柯小海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想要就此打住。他怕一次性说得多,小伙子听不进去会厌烦,得给他时间,让他把这些话很好地咀嚼咀嚼,以后找机会再说。可是小伙子是听得入迷了,他还想听下去。因此,在柯小海喝罢了茶水,把茶杯放下来时,他就又迫切地请求柯小海继续给他说了。

小伙子说:叔叔您没说完吧。

当然没说完哩。柯小海看着小伙子,发现他的眼晴里有股子火苗儿在跳动。那是渴望的火苗儿哩,柯小海不能让小伙子失望。柯小海没有犹豫,他又说起来了。

柯小海说: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有问题是难免的。就像你口中的贪官和污吏,他们只能侥幸一时,不会侥幸一生。你应该看见了,多么大的人物呀,贪污腐败了,就把他拉下台,判他的刑,让他去坐牢。咱们从上到下,不是都在说嘛,“苍蝇要打,老虎也要打”。怎么样,小小苍蝇纷纷坠地,大大的老虎也束手就擒……

柯小海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小伙子,他发现他的眼晴在颤动,他的灵魂似乎也在悸动。因此加重了语气,给他说了最后几句话。

柯小海说:共产党人的初心,从建党之初就树立起来了,那就是为人民服务。过去没变,今天没变,未来更不会变。

小伙子听完了柯小海苦口婆心的一番劝说。他是听懂了。不过,小伙子似乎没有听够,他在柯小海的话音落下时,意外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小伙子说:村上的荣誉室,我前面看过了,您能陪我再走走、再看看吗?

柯小海能说什么呢?他二话没说,站起身拉着小伙子去了索洛湾村的荣誉室。那里的墙上,挂满了索洛湾村集体和柯小海个人的奖牌及奖状。那铜板奖牌、锦缎奖旗、镶在镜框里的奖状,熠熠生辉,都是柯小海带领索洛湾村群众艰苦奋斗、流血流汗的见证,每一个奖项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又一个让人动容、叫人慨叹的故事。

小伙子之所以让柯小海陪他重新领略那些奖牌、奖旗、奖状的风采,是因为他前头看时,并没有多少触动。现在来了,重新体会与感受,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柯小海无须一一说明,他也打从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思索。

小伙子看得是仔细的,把那双眼睛都看红看酸了。

小伙子在索洛湾村跟着柯小海,深入体验了一段时间,他自己说他感激柯小海叔叔,他要回家去了。

小伙子回家不久,即跟随他的父亲,去了父亲工作的场所,做起了父亲的助手。这让他的父亲不禁泪目,背过儿子,给柯小海打了个电话,问柯小海是怎么弄的。之前费那么大劲儿都没能改变儿子,柯小海带了几天时间,就变化得让他不敢认了。

那位父亲激动地说:柯小海你说,那还是我儿子吗?

那位父亲说:你给了我一个全新的儿子!

柯小海是开心的,他答了那位父亲两句话。他说:我们索洛湾村的公园化,不能只是环境上的进步与成长,还应该有精神上的变化与提高。

柯小海说:欢迎你们父子,常来我们小山村做客。

本文为书海小说网(http://www.shuhai.com)首发

(←快捷键)<<上一章目录 (快捷键→)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热门关注:美女图小说全文阅读|免费小说网|玄幻小说完本

同好作品推荐

欲望青春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350625
更新:08-11
[阅读]
魔术师谋杀
作者:
类别:悬疑出版
点击:137793
更新:09-06
[阅读]
薰衣草之恋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114758
更新:12-14
[阅读]
遇见你时,花满倾城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70811
更新:01-2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