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星被发现了,可是,海王星的发现,仍然为天文学家们留下了一些难解的问题。首先,海王星的大小和质量与天王星不相上下,天王星运行轨道计算中的那些偏差,并不能完全用海王星的影响进行解释;其次,天文学家们还发现,海王星的理论计算位置和它的实际位置,同样也出现了偏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在海王星和天王星之外,还存在着别的未知大行星吗?
19世纪后期,天文学界的众多天文学家,都开始致力于寻找这一颗未知的大行星。可是,宇宙的探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一次次反复计算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轨道、运行偏差,推算未知星体的轨道和运行速度,并用高倍望远镜不断地观测、寻找,但始终一无所获。
1894年,美国天文学家珀西瓦尔·洛威尔在亚利桑那州的费拉格斯塔夫附近,兴建了一座海拔2210米的私人天文台——洛威尔天文台。他在洛威尔天文台上,夜以继日地潜心研究、搜索这颗未知星体,最后,终于因为疲劳过度告别人世。
13年后,克莱德·威廉·汤博继承了洛威尔的事业。他来到洛威尔天文台,开始对这颗耗尽了洛威尔生命的行星进行搜索。经过日夜辛苦细致的工作,汤博终于在1930年1月23日晚和29日晚,拍摄到了双子座附近的天区内,有一颗硕大的未知新星。
通过对该星体进一步的观测,他认为,这是一颗崭新的天外行星。在宣布这颗新星被发现的这一天,又正好是威勒与赫歇尔发现天王星的149周年纪念日,也正好是洛威尔私人天文台的创始人珀西瓦尔·洛威尔75周年的诞辰。
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向了洛威尔天文台。在为这颗新星命名的时候,英国剑桥一位11岁的小女孩维尼夏·伯尼建议说,这是一颗幽暗的行星,就把它命名为“普鲁托(PLUTO)”吧。普鲁托是罗马神话中冥神的名字。于是,在汉语里,我们就把它称为“冥王星”。
冥王星自1930年被发现以来,长期被列入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但是从2000年起,在太阳系边缘、海王星外侧的柯伊伯带中不断发现新天体,其个头越来越大,特别是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当时被认为比冥王星更大,因为当时估测的冥王星直径只有约2300公里。
“行星”这个说法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自从8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冥王星便与“争议”二字联系在了一起。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
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1998年,曾有建议把冥王星剔除太阳系行星之列,但当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否决了。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二十六届国际天文联合会通过决议,由天文学家以投票正式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
2006年9月7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把已知或即将成为矮行星的天体赋与编号,冥王星编号为小行星13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