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名高寿的儒家学者。他活了84岁,比孔子多活11岁,也是古代养生大家中的典范。
分析起来,孟子的养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提高身体素质。孟子生活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他深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便周游列国,到齐、楚、燕、宋、鲁等地游说,向各国君王宣传他的“仁义”主张。由于孟子有才学、声誉,又善于言辞辩论,所以特别受人尊敬,各国君王都乐于听他发表政治见解并热情接见他。
长期的外出奔波,锻炼了孟子的体力和意志,并使他有了较丰富的物质享受,为长寿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同时,孟子还注意饮食养生,他平时吃饭一般只食一小竹篮饭和一小壶汤。孟子还喜欢“田猎”运动,并作为其教学的必修课。
孟子接受的是地道的孔门儒学,有关道德修养、国家治理等学说都与孔子一脉相承,就连养生理念也带有强烈的儒家色彩。《孟子·尽心》中载:“少嗜欲为贵,服药十朝,不如独宿一宵。……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
这里孟子认为,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是养心延年之法。对于寡欲之说,今人应理智理解,孟子所提倡的寡欲并非要求人们禁欲或绝欲,只是强调人们要克制和减少不正当的外欲,同时还包括对物质的欲求,这样才能保证身心的健康发展。
养浩然气,蓄真精神:“养气”之说是孟子首创,他在创立“养气”说的过程中,间接地吸取了道家老庄“气论”中的一些思想,不过又有所不同。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问。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是一种高深的养神之法,不仅是维持生命的一种气,又是与道与义相结合的升华了的一种气,它是不可限量的,充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无处不在。
人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能具有博大刚强的勇气、神气、顽强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人就会身心强健,达到养生的目的。
人有了浩然之气,就能做到大智大勇、刚直不阿,视死如归、胸怀若谷、豁达乐观、有洞见,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有了浩然之气,身体就有了顽强的免疫力,使病邪不容易侵犯。
如果我们想要有浩然之气,孟子认为”比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修身养性,才能得来。孟子把自己喻为“大丈夫”,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养浩然之气的最好方法。孟子平时做事处处以“义”作规范,久远恒练,渐入佳境。
孟子一生好学不倦,到了70岁以后,不再外出,回到鲁国后开始从事教育和著述。他平日投入著述工作,勤于用脑,使之“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现代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受到信息的刺激越多,脑细胞也就愈发达,其老化进程也就愈慢,所谓“思可延年”。也就是说,勤思考也能长寿。
孟子还说:“食色,性也。”又说“人少时,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意思就是说,人在幼小的时候,就依恋父母;懂得找对象了,就倾慕年轻美貌的女子;有了妻子,就眷念妻子。
孟子比较平心静气地对待情欲,认为“色”好比日常饮食一样,是人的正常生理需求。
有一次,齐宣王曾叙述自己有“好色”的毛病。孟子听了之后说,好色本身并非坏事,但你不能只顾个人的色欲,应当考虑老百姓也有“好色”的要求。国王绝对不能以自己的“好色”去妨碍老百姓的婚姻嫁娶。
孟子明确提出,要求整个社会和国家做到“内无怨女”和“外无旷夫”,即所有大龄女子和男子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对象而婚配。正常的夫妻生活,既利于后代的繁衍和社会的安定,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和获得长寿。
积极的身体锻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无疑有益于健康长寿,二千多年前的孟子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