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各国都有用铅条写字、做标记,因此就有了“铅笔”这一名称。
用铅当笔并不合适,除了它有毒这一点外,它坚硬难写,颜色也很淡,写出来的笔画很细,而且模糊不清。现在,我们仅在一些博物馆里还能见到这种古老的笔。
十六世纪后期,英国人在昆布兰郡的平原上发现了大片石墨矿,并发现了石墨的一项用途——用来写字、画记号。
人们将石墨矿石切成一条一条的用线缠绕起来制成笔状,由于主要用途是用来给货物做记号,所以叫做“打印石”。
石墨质软、色黑、滑腻,画出的印痕粗黑清晰,比那种用铅条制成的“铅笔”不知好多少倍了。英国的打印石大受商人和文人欢迎,整船整船的打印石渡过英吉利海峡,运到欧洲大陆,几乎成为各国贸易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不过,人们在用了一段时间的打印石之后,最初的狂喜就被不满意代替了。你瞧,用它画的记号颜色太深,画上去的印痕也容易脱落,容易弄脏手和物品。而且它还很脆弱,稍一用力就要折断。如果石墨里混有其他杂质,就会影响书写质量,而天然石墨矿石纯净的很少。
能不能使打印石变得更好用一些呢?
十八世纪中叶,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位化学家法贝尔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他在卡斯塔尔煤矿附近采集了一些石墨矿石,将它们研成粉末,用水冲洗去杂质,获得了较纯净的石墨粉。他设想将石墨粉和某种东西黏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改良石墨,使它纯一些、硬一些、结实一些。
法贝尔经过了种种试验之后,终于发现在石墨粉中加入硫黄、锑和松香,加热凝固后硬度合适,书写流畅,也不容易弄脏手。
法贝尔在1760年建立起了铅笔工厂,将石墨与硫黄、锑、松香混合熔化后,再压制成条,就成了一根根的“铅笔”。在这种铅笔外面裹上纸卷后,就可拿到商店里去出售了。法贝尔的铅笔很快就出了名,并开始源源不断地向法国、英国出口。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英国、德国等邻国对法国进行了封锁,铅笔也运不进法国了。铅笔没有了来源,影响可不小,特别对画家来说影响更大。当时一位名叫康蒂的法国画家,下决心自己解决这个难题。
康蒂手头只有数量不多的一些石墨,他琢磨来琢磨去,想怎样才能利用这点石墨制造出尽可能多的铅笔来。想来想去,他终于有了一个主意:在石墨粉中掺和一些黏土试试看。一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他发现在石墨中加进不同数量的黏土或在烧制时采用不同的温度,就能得到不同性能的铅笔。
康蒂的铅笔比法贝尔的好用多了。据说,拿破仑特别喜欢用康蒂的铅笔。法贝尔听到人们对康蒂铅笔的赞扬后,决心制作更好的铅笔,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的苦心钻研,终于发明了性能更好的铅笔。
不过,无论是康蒂还是法贝尔的铅笔,都只有一根细条,太容易折断。181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位木匠威廉·门罗,想到为铅笔锦上添花,让铅笔穿上木头外衣。
门罗造出一台机器,能在一块木板上平行开出8条凹槽,在往凹槽里装入铅笔芯后,再覆盖上另一块同样开有凹槽的木板,用胶水粘紧。然后,再将这块嵌有8根铅笔芯的木板切割成8根木条,每根中都有一根铅笔芯。这就是真正的铅笔了。
门罗的铅笔诞生100年后,又有人不满足了,认为它浪费木材,削铅笔也要花费时间,使人感到麻烦。这种不满足导致日本的早川德次在1915年发明了一种能够把铅笔芯反复推出的铅笔。这是一种只要旋转笔杆上的旋钮就可使中间的笔芯伸出和收回的新型书写用具。它就是现在广泛使用的活动铅笔的原型。
在经过许多人的发明后,今天的铅笔品种已十分丰富,供人们各种需求。仅活动铅笔一类的就有旋转式、坠芯式、动脉式、手推式、自动出芯式、组合子弹头式等,令人眼花缭乱。
早川德次为他的“活芯铅笔”申请了专利,并创建了一家公司进行批量生产。现在,这家公司已发展为颇具知名度的夏普公司。它继承了创业者早川德次永不满足的精神,注重发明,不断地开发新技术。
启迪之光
铅笔从最初的打印石,一步步演变成今天我们见到的各种各样的铅笔,它的发明是几代科学家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的结果。因此,一些很小的生活细结,只要我们肯动脑,就会有新发现,只有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就会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方便、更先进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