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理发店开张,店主的朋友都前来庆贺。店主请朋友为他的理发店撰写对联。这时,恰逢一位名士前来理发,看到此种情景,二话不说,挥毫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做天下头等事业
下联:用世间顶上工夫
横批:进士弟
众人看了,齐声说妙。妙就妙在上下联所用“头”、“顶”二字,一词双关,标明了理发行当的特点,又诙谐地彰显了此店的技艺不俗。
但对于横批的“进士弟”却不解其意。这时一位朋友拿起笔来,在“士”与“弟”字上各添了两划,便成了“进去剃”三字。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说起理发店的对联,还有冯玉祥将军一桩轶事值得一提。
抗战期间,重庆有一家专为达官贵人服务的理发店。一天,冯玉祥走进店来,只见出入店门的西装革履,长袍马褂,油头粉面。再看店墙上的价目表:飞机式,二百元法币;扇面发,二百五十元法币;抹口红、涂指甲……冯玉祥气得心里大骂:“这帮贱货,只
图享受,用这些钱买子弹,能打多少鬼子!”冯玉祥转过身来,向店主说:“我是冯玉祥,见贵店生意兴
隆,财源茂盛,特有一副对联相赠。”店主受宠若惊,连连表示感谢:“不胜荣幸!”冯玉祥含威不露地说:“我写了一定要挂上。”“一定挂,一定挂!”店主急忙拿来笔墨纸砚,冯玉祥饱蘸浓墨,一挥而就:
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对镜?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为人!
“啊!”店主目瞪口呆。“以后,我天天派人来看守,谁也不许将它撕掉!”说完,冯玉祥扬长而去。从此,这家理发店门前冷落车马稀,不久便关门大吉。
启迪之光
看似短小的对联,里面却暗藏玄机。好的对联能汇集中华汉字艺术的精华、精妙、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