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宋代永兴地方,有一个财主姓赵,名开。这年,他的儿子得中举人,全家欢喜。为了感谢先生,他特意办了一桌筵席,请了邻居一家老农和女婿、女儿、长工等作陪客。
先生满意的是东家热情的招待,不满的是与老农和长工同坐,认为有失身份。老先生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酒过三巡后,端起酒杯说:“今日多谢东主盛情款待佳肴美酒,学生金榜题名,为师的特来祝贺。大家不能冷冷清清喝酒,还是各行一个酒令助兴才是道理,哪个说不出一个酒令,就免吃酒菜。”
接着,先生又说:“说酒令有个条件,要说三字同头,还要说出三字同边,要说出不是,还要说出在哪里。大家先想着,我先献丑了:
三字同头芙蓉花,三字同旁姑嫂妈;
不是姑嫂妈,哪里去摘芙蓉花。
先生说完轻蔑地瞟了长工一眼,得意洋洋地吃起菜来。东主的女婿也读过一些书,当然难不住他,他也念起来:
三字同头大丈夫,三字同边姐妹姑,不是大丈夫,哪里有姐妹姑。
邻居老农虽然没读过书,但他年纪大见识多,站起来说:
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边清淡酒,不是左右友,哪里有清淡酒。
最后轮到长工了,他已经意识到这鬼先生今天行酒令的目的,是要为难他,心想一定好好刺他一下,于是站起来说:
三字同头先生牛,三字同边塘坝丘,不是先生牛,哪里能犁塘坝丘。
说完,也瞟了先生一眼,吃起酒菜来。
那先生弄巧成拙,讨了个没趣,又气又恼,但却无可奈何。
启迪之光
老先生自恃才高,难为别人,结果却弄巧成拙,自讨没趣。对待心术不正的人,有时需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