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是我国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选拔人才。只有在会试中通过的考生才能参加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但当时没有形成定制,宋代才开始变为常制。
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在一次殿试中,一位才子考取了探花。但是这名才子却是只有一只眼睛的残疾。皇帝看见他相貌丑陋,便不想录用他,于是下旨令他再次面试。
皇上先出一联让他对答:“独眼不登龙虎榜。”这位才子坦然地答道:“半月依旧照乾坤。”皇帝又出了一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才子接音出口:“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皇帝无奈,只好让独眼才子荣登金榜。
皇帝以容貌取人,为难独眼才子,却被独眼才子巧妙应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人不能只看外表,深厚的才学比容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