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是我国领先世界的一项先进技术,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然而,当袁隆平下决心闯杂交水稻这一禁区时,他还是个年轻人。1953年,23岁的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江西黔阳安江农校当遗传育种教师。
在教学的同时,袁隆平喜欢在学校实习试验田中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等科学试验;将月光花嫁接在红薯苗上,番茄嫁接在土豆上……没有遮光设备,他竟将自己的床单涂上墨,罩在作物上。
袁隆平的试验成绩令人惊叹,最大的红薯居然长到6.8千克,得到大家的赞扬。但他却认为这些成果没多大意义,因这种无性杂交产生的变异无法传给后代,不能在生产中推广,不实用。
1960年7月,有一天,袁隆平在常规早稻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他数了数,有十余穗,每穗结有167粒饱满的谷粒。他高兴地把这株水稻的种子收集起来,第二年春天播种下去,满以为它们会成为有希望的新一代。
谁知这些种子长出的秧苗,高的高、矮的矮、迟的迟、早的早,而且没有一棵达到它前代的水平。袁隆平大失所望,心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但是,紧接着袁隆平就意识到:这种下一代和上一代截然不同的情况,会不会就是遗传学上讲的分离现象?根据孟德尔的分离规律,一般的水稻品种,它的第二代是不会分离的;只有杂交品种的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既然上年发现的那株长得特别好的水稻发生了分离,那它肯是一株“天然杂交稻”了。他经过调查和运算,证明它的确是一株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
袁隆平知道,杂交对生物的繁衍具有极大的优势。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那么探索其中规律,不就可以通过人工培育出杂交稻,大幅度地提高粮食产量了吗?不过,袁隆平也很清楚:虽说国外已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的高产实践,但水稻却不同。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用人工去雄杂交的话,得一朵花一朵花地进行,怎能大面积地推广于农业生产?总之水稻杂交全世界无人做过,还有专家断言此路不通。
袁隆平苦苦思索,最后设计出一种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的方案:首先,在无数的水稻群中找到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不育系。而后培育出它永远保持雄性不育性状的后代,解决其传种接代的问题——保持系。再以其他水稻与之杂交,使其新一代恢复可育能力,达到自交结实——恢复系。这样就可用于大田生产。
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身背水壶,自带干粮,头顶烈日,脚踩污泥,开始在热得像大蒸笼般的茫茫稻海中寻找。整整找了13天,毫无所获。他毫不泄气。
到了7月5日那天,袁隆平来到一块种着洞庭早籼的稻田,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开花和刚开过花的稻穗花蕊上。突然,他看到了一株雄花花蕊不开裂、形状奇特的稻株。
“啊!这不是退化了的雄蕊吗?”袁隆平兴奋地采集了这株稻的花蕊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证实了它确实是天然雄性不育稻株!
就这样,一直到1965年7月,35岁的袁隆平不知流下多少汗水,前后共检查了1.4万株稻穗,分别在4个小稻品种中,找到了6株珍贵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两年的观察试验,获得大量试验数据,发表了有关论文,实现了他设计的人工杂交水稻方案的第一步。
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重视下,加快了研究进度,袁隆平的方案一步步地实现了。1974年培育成第一个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优二号”;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运用推广。
袁隆平成功了!但他永不满足已有成就,又不断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他还立下宏愿,要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亲笔写下“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12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