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明朝末年,年仅15岁的夏完淳就慷慨从军,投入江南人民抗清斗争的洪流中。他和父亲一道,发动了吴志蔡军,准备一举恢复苏州,不幸兵败。
父亲跳江殉国,夏完淳遵从父亲遗言,返回家乡,变卖了家产,资助太湖地区的义军领袖吴易,自己则在义军中担任参谋。
吴易的义军只坚持了大半年光景,由于叛徒出卖,吴易被捕,义军解散,夏完淳只得又回到松江家中。
这时,夏完淳又听到另一个噩耗:他的老师陈子龙再一次策划吴淞驻军造反,不料泄密被清廷得知,吴胜兆被害,陈子龙也被捕。在押解去南京的途中,陈子龙看到大势已去,遂挣脱绳索,投江自杀了……
父亲和老师的不幸,以及几次抗清的失败,并没有削弱夏完淳的抗清决心,他继续在江南奔走,联络各地义军。顺治四年,夏完淳不幸被清军抓获,抄了他的家,并立刻把他当做重犯,送到了南京……
这时候,坐镇南京的是清兵八旗统领之一的明朝叛将洪承畴。他听说江南神童因起义被俘,立即把夏完淳押进衙门,想诱逼夏完淳投降清廷……
在县衙大堂,少年夏完淳挺身而立,不顾衙役们再三呵斥,不肯下跪。洪承畴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但夏完淳还是慷慨陈词。
洪承畴本以为夏完淳不难对付,谁料,这么个少年读书郎,竟敢当众说他已经为大明尽了忠,其讽刺挖苦之意,谁都听得明明白白。洪承畴只得把夏完淳关进大牢,从此再也不敢去招惹这个意志坚决的少年了……
夏完淳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几十天,他知道清兵不会放过自己,已做好殉国的打算。于是,他把自己所写的诗编成了《南冠草》诗集,还给母亲写了封遗书。
书中说道:“人生谁不死?要紧的是要死得其所。儿为国而死,正是尽了我的本分。”
当年秋天,处决死囚的时候到了,夏完淳年仅17岁的生命历程就这样在清军的屠刀下结束了……
站在刑场上的夏完淳神色不变,昂首挺立,充分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死后,乡亲们把他与父亲一同埋葬在松江边,后来成为他家乡的一处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