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学士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但因为家里贫穷,无钱买书来读,只好每天向有藏书的人家借,把书抄录下来,到期时归还给人家。
天气寒冷的时候,墨汁都结成了冰,握笔的手指也冻僵了,但宋濂依然忘我地抄写着。抄完之后,再跑着去送还,以免误期。因为他守约,所以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他。这样,宋濂才能够读到不少书籍。
20岁后,宋濂很羡慕古代的圣贤,但没有老师教诲,也没有知名人士与他交流,他心中很是焦急。
为了学习圣贤之道,他只能拿着儒家经籍去百里外求教。到名人那里求教,名人脸色并不宽和。
宋濂遇到名人发脾气时,就露出恭敬的脸色,不敢顶撞半句,等到名人高兴起来了,再请教别的问题。
宋濂跟随老师学习的那些时候,常常要背着书籍,拖着鞋子,经过深山大谷,凛冽的寒风把皮肤都吹裂了,数尺深的大雪有时连脚都拔不出来。
回到家里,宋濂四肢僵硬不能动弹,家人就用热水慢慢擦洗,并用被子裹住他,很久才能暖和过来。
当时宋濂住在客栈里,一天只吃两餐,根本没有鲜肥美味可以享受。同住的学子有的被子上都有刺绣,又戴着珠宝、红绸带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佩刀、香袋,光彩夺目。宋濂衣服仅仅能遮体而已,但他毫无羡慕豪华之意。
学问之中自然有让人快乐的地方,物质的享受算不了什么。就这样,宋濂官至大学士并且主修《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