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参加一场演讲会,事先写了演讲稿,将内容背得烂熟于心,觉得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但是一登台,当众人目光聚集在身上时,内心就会莫名地紧张起来,以至于先前存储于大脑中的词句被紧张所“侵蚀”,导致大脑一片空白,以至于尴尬地站在台上,结结巴巴重复着一句话,成为台下众人的笑料。
于是紧张成了我们脱稿讲话的大敌人,成了我们练就好口才的最大障碍。智慧的人则能控制住自己,让内心尽量保持宁静和淡然,如此在面对众人时才能思路清晰,出口成章,顺畅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展露内心,赢得听众的掌声。
爱德华·威格恩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演说家,很多人在惊叹于他的成功时,却不知道他的演讲才能并不是天生的,甚至在成为演说家之前,他还非常害怕当众说话。
爱德华·威格恩在回忆自己读中学时的经历时说道:“只要一想到要起立做五分钟的发言,我的心里就会感到莫名的紧张,但是通过努力,我最终克服了这种莫名的紧张,让自己学会淡定地讲话。”
有一次,爱德华·威格恩很努力地背下了一篇讲话稿,但是当他站到舞台上面对听众的时候,心在胸膛里跳个不停,大脑一片空白,先前背下来的内容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站在舞台上的爱德华·威格恩勉强地挤出了一句“大家好”的开场白,后面的话就一句也说不出来了,最终只得尴尬地鞠了一躬,垂着头走下了舞台。
之后校长站了起来,说道:“爱德华,我们听到你的问好真是开心极了,我们为此报以热烈的掌声。”校长带头鼓起掌来,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校长的这句略带幽默的话语让还在为讲话失败而羞愧万分的爱德华稍微好受了点,他为此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讲话紧张的毛病,让自己站在舞台上讲话时更加从容。
后来,爱德华开始了有针对性的训练,一开始,他还会想起之前因为紧张而失败的一幕,心因此跳得更快了,大脑一片空白,讲话也结结巴巴起来。但是他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需要紧张什么。就是这个小小的思维活动,使得他勇气倍增,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脑子里的内容也渐渐地归位了。一开始,他按照之前准备好的讲稿谈了自己的看法,后来便完全脱离了讲稿的内容,将自己的心里话全部都说了出来。
演讲结束后,爱德华以为自己只说了几分钟,但事实上,他居然说了一个小时!这样他非常震惊,觉得不可思议!这次小小的成功带给爱德华的鼓励是空前的,在之后的几年时间中,他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演讲训练,渐渐地成了演讲高手,在这样的成就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象的。
由此可见,只要一个人克服了最初的紧张,让内心归于平静,清醒地认知自己,那么讲话的时候就能变得更加顺畅流利。所以,在我们立志成为一个演讲家的时候,不妨先消除内心中的紧张,让内心回归最原始的宁静和淡然。
不紧张,说话才会更加流利和顺畅。那么对一些一开口说话就紧张万分的人来说,怎么才能矫正这种毛病,让内心变得宁静淡然呢?
摒弃完美心结。很多人之所以登台讲话就紧张万分,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人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完美,总是想要自己的讲话听起来十全十美,让所有人都能满意。但是坐在台下听了别人的讲话之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开始对自己之前精心准备的讲话信心全无了。虽然从表面上,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自信心不足,其实从更深层次上分析,关键还是在于其过度追求完美的心理。
所以要想脱稿讲话更顺畅,更有魅力,我们就必须摒弃完美心理。在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过度追求完美,只会圹大自身的缺点,反而让内心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自卑,最终丧失自信,导致紧张。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客观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样一来,在讲话中我们也不会对自己太过苛刻,内心平淡了,紧张的情绪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消除自卑情绪。从心理学上看,人人都有自卑心理,区别在于有的人少一些,会选择性地无视;有的人多一些,总是不经意地将之放大。这种心理表现在脱稿讲话方面,比如有些人平时讲话还可以,或者在讲话之前准备充分,信心满满,可是一登台,或者一听到别人的讲话,内心就会对自己信心全失,动摇起来,紧张得手足无措……
所以,想要不紧张,需要先消除自卑心理。我们需要全面的认识自己,多从自身长处上着眼,而不是固执地在短处和缺陷上“斤斤计较”。具体到脱稿讲话上,我们应该对自己事前的准备有信心,肯定自己的付出,抱着一种“慷慨赴义”的精神进行讲话。如此,我们才会压制住内心的紧张情绪,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力,说对话,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