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不能不说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性,不只在于说话的技巧上,还在于谈话的基调。比如,你是领导,你的下属在工作中有了疏漏或是过错,你找他来谈话。方法是多样的,你可以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你错在哪里,哪方面需要改进,以后应该怎么做……”直来直去,简洁干练,雷厉风行。如果是项目组的Leader,就不宜使用过于单刀直入的方法,而是应该注意在不引起对方反感的前提下,用婉转礼貌的态度和语言以就事论事的方式去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将矛头对准对方本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而又不伤害他人的目的。无论如何,谈话都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面对不同的对象、事宜,根据不同的场合,需要采取不同的谈话技巧和方式,软硬兼施是谈话中必须学习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让你更快实现谈话目的,在注重礼节和对方感受的基础上,更方便地解决问题。
一场“软硬兼施”的谈话,成功难度要比简单直白的谈话困难得多,操作起来也比较费劲。首先,你需要是一个好演员,一身兼演数角,并且瞬间完成角色转化,有时甚至需要反串一把,在喜剧、悲剧、悲喜剧之间游刃有余地反复游走,最后定格为一出弘扬真善美的人间正剧。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做到春风化雨般无形,又要做到沁人心脾般深入,要求很高又要立场明确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意见,没有相当深的功底或是相当大的耐心,很难完美演出。
有些时候,遇到一些蛮不讲理或是情绪激动的人,如果你软弱,他就会欺你无能,如果硬要与之对抗,又免不了两败俱伤,这时该怎么办呢?软硬兼施,软中带硬,硬中带软,通过权衡做出选择,这种时候既能最大程度保证自己安全又兼具风度的解决问题是最佳方法。生物学家巴斯德,一次在实验室工作时,突然一个男子闯进来,指责他诱骗了自己的老婆。争论中对方提出决斗。清白的巴斯德其实完全可以将对方赶出门去,或者奋起决斗,但那样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这时候巴斯德沉着地说:“我是无辜的……如果你非要决斗,按照决斗的规矩,我有权选择武器。”对方同意了。巴斯德指着面前的两只烧杯说:“你看这两只烧杯,一只有天花病毒,一只有水。你先选择一杯喝掉,我再喝余下的一杯,这该可以了吧?”那男子怔住了,他一下子陷入难解的死结面前,只得停止争论与挑战,尴尬地退出了实验室。无疑,正是巴斯德提出的柔中带刺的难题,最终击败了对方。
面对态度比较恶劣的人,如果以恶制恶,有时是制服不了对方的,反而有可能把事态扩大、弄僵。这时,如果采取适当“以柔克刚”的方法,让对方知难而退是谈话的最高境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力量去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解决之道。
韩国总统朴槿惠曾经在一次谈话中,严厉地谴责朝鲜片面造成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同时又呼吁朝韩合作,采取“软硬兼施”的姿态,对统一与外交问题做出了非常成功的回应。朴槿惠总统先是以激烈措辞针对朝鲜问题批评道:“对威胁国民安全的朝鲜,无论何种挑衅,政府都将断然采取措施应对。朝鲜必须从‘透过挑衅与威胁来维持体制’的迷梦中觉醒,因为这只会为自己陷于孤立与毁灭的局面。”在严词批判后,她的态度又逐渐趋软,呼吁朝方中断核开发与挑衅行为,并朝向缓解军事紧张与构筑信赖之路迈进。并真诚表示“在南北分裂70周年之际,真正的光复还得通过民族统一才能完成”,不卑不亢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民族统一问题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愿景。此次发言极有风范和张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曾引起水花,可见朴槿惠总统的发言结果多么成功。
现代社会环境中的软硬兼施,一般情况下的“软”表现为面对对方时的姿态,请坐、倒水、嘘寒问暖、客套寒暄,这些柔软的行为都可以帮助对方卸下心防,迅速拉近双方彼此的距离,为下一步谈话做好软性铺垫。在春风化雨之后,慢慢步入主题,其间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时而微笑,时而严厉,宏观指点结合微观引诱,掏心挖肺,语重心长,兼有恨铁不成钢的慨叹……制造出步步惊心的戏剧化感受,这样才会让人印象深刻,也更适合反复深入地做细致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