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那些脱稿讲话的“高手”,就不难发现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这么一个共同点——勇敢。脱稿演讲要求我们能够将心里想要说的内容完整而又清晰地表达出来,假如连说话都不敢,那么又能如何满足最基本的要求呢?
在有些人眼中,想要掌握脱稿讲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掌握脱稿讲话其实和做好其他事情完全一样,只要我们有练习的欲望和勇气,那么我们便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最终抛弃稿纸,说出自己的观点,练好说话的本领。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小的时候身体不怎么好,学习成绩也不是太理想,在别人眼中属于比较笨拙的孩子。罗斯福那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紧张,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丝毫的信心。为了摆脱这样的心理障碍,他不得不进行艰苦的训练,强化自信心和胆量。
有一次,他在一本书中读到了这样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故事是这样的:一艘小型英国军舰的舰长向下属介绍让自身变得勇敢无畏的方法,舰长说:“在你们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感到害怕。假如你们采取的是驾驭自己的方法,表现出无所畏惧的勇气,满怀信心地去做事,渐渐地,你们就会变得勇敢起来。只要你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你们就会由最初的懦弱变得勇敢坚强起来,做什么事情都会充满信心。虽然这个时候你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也许没有什么改变,但是你的内心世界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实用,只要心存无畏之精神,在不知不觉间,你们就会变成勇敢的开创者!”
罗斯福在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便按照故事中讲述的方法进行脱稿讲话训练。一开始,他在说话的时候还是非常害怕,不敢随心地发表自己对某人或者某件事情的看法,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大声说话。每当这个时候,罗斯福就想起那个故事,想到那个方法,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大胆地说话,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即使说得不好被嘲笑,也无所谓。就这样,罗斯福由最初的畏缩惧怕到慢慢习惯,不再害怕在别人面前说出自己的观点了。
可见,当我们克服了当众说话的畏惧心理,想说话,敢说话,那么我们不仅能说出心中的想法,而且还会变得能言善辩,拥有好口才。也许最初我们出于畏惧不敢说话,但是只要咬紧牙,强迫自己几次,在别人面前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就会觉得其实脱稿讲话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敢说,不管面对任何人,我们都能说好。
很多人之所以离开稿纸就说不好话,问题在于这些人内心中的障碍在作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失去了说话的勇气,不敢开口表达,不敢在人多的场合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敢于说话才是掌握脱稿讲话的基础,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一个人连说话都不敢,那么他又如何能够在大舞台上面对数百数千甚至是数万人的目光,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呢?
勇敢地加入练习脱稿讲话的行列。世界上靠口才成功的典型人物非卡耐基莫属,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和“讲话”打交道,自己练习脱稿讲话或者训练别人如何掌握脱稿讲话,拥有好口才。卡耐基也不是天生的脱稿讲话大师,他最初也对讲话缺乏勇气,但是当他意识到脱稿讲话的重要性之后,便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克服了害怕说话的心理,最终成为世界一流的口才大师。
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往往能够带给我们更加积极的心态,让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更加主动,更有勇气。很多时候,在心里对自己说一百句“我能行”,那么在之后的行动中,我们就真的能做好事情,甚至能够充分地爆发出潜力,超常发挥,发挥出让自己都想不到的实力。所以在进行脱稿讲话前,我们不妨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不断地告诉自己“这很简单”“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能行”“绝对没问题”“我口才无双”,等等。这样的心理暗示可以让我们在心里集聚起正能量,渐渐变得勇敢起来,暗示的次数越多,我们就会变得越勇敢。
参加口才训练班。口才训练班除了传授说话的技巧外,最主要的一点其实是训练胆量,让你变得更有勇气。在口才训练班中,除了老师之外,还有很多学员,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和别的学员间的交流和练习,我们会从别人身上获得积极向前的动力,在彼此鼓励中不断坚定脱稿讲话的信息,在不断的训练中逐渐认识到自身潜能,不断地肯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