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第一部分回忆故乡 5.留在长城脚下的书法故事

书名:贺俊文手记  作者:贺俊文  本章字数:1362 字  创建时间:2017-07-26 18:41

从陕北长城的镇北台向西,大约3公里,长城突然中断,一条小河从北向南流来。河流与长城交会的地方,形成约三四十米深的峡谷。峡谷两岸的岩石全是红色的。这儿就叫红石峡。“两岸虎视峡中开,一水远从塞外来。”两句古诗,准确地概括了红石峡的形势。

自从明、清以来,凡到过榆林的军政大员,都要到红石峡一游。这里山明而水清,地明而景胜。许多知名人士,开始在峡壁上题词留念。随后逐渐形成一股风气。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识字的和不识字的,都要在红石峡挥笔题字,做诗弄文。年代日久,题刻日多。红石峡东西两岸摩崖石刻密如蜂房。大的,每个字宽长各有一丈,小的字也有拳头那么大小,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俱全。共有各种摩崖石刻160余幅,成为陕北石刻最多的一处名胜。

我们当年采访时,沿着山崖漫步,仔细欣赏了一幅幅书法作品。崖壁上,出现了“三山拱翠”四字。笔画圆润流畅,布局自然不俗。我欣赏良久,不忍离去。陪同我们游览的朋友介绍说,这一题刻的作者是陈璋,是清代榆林的着名书法家,为人正直,不慕名利。相传他晚年到了西安,在一家豆腐房当记账员。一次,西安各界给城隍庙送匾。陈璋清贫,没有大笔,也买不起匾。他顺手拿起洗豆腐锅的刷子,拣了一块破案板,写成“总鉴西都”四字送了去。不久,上级来了一位熟谙书法的大员,看完城隍庙中高高挂着的所有匾额,连连摇头:“都不怎么好!都不怎么样!”临走时,那位大员又问城隍庙的管事人:“还有没有字匾。”管事人这时才把陈璋那块未曾挂起的匾,从一个旮旯里拿出来。那位大员一看,欣喜若狂,连连叫绝,并要他们把这块匾挂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样,陈璋的名声就传开了。后来,有一位大官叫陈璋写字,署上他的丑名。陈璋不干,一气之下离开西安,出家当了和尚。此后,喜爱书法的人挣相抢购陈璋写的字,连豆腐房的账本,也被视为书法名作,高价购去。有的人不远千里,来到榆林,向陈璋老伴买字。可惜她不识文墨,早就把陈璋留在家中的墨迹糊了墙壁,或剪了鞋样。

陈璋虽然早无音信了,可他正直不阿、熟谙书法的美名至今在榆林民间流传。红石崖上陈璋写的这块“三山拱翠”题刻,不仅书体美,内容也很精深。简单的4个字,概括出榆林城四周美丽的景色。“拱翠”二字用得很巧。那时榆林城到处树木成荫,郊外水田连片,如同翠玉浮雕。红山上的红色石头,驼峰山上的黄土丘,黑山上的黑土岭,从三面拱卫着它。“三山拱翠”四字,正是这种景致的真实写照。

“三山拱翠”题刻左上不到2米处,刻有“还我河山”4个大字,笔画硬直,笔力幼稚,憨态可掬。猛一看,我以为是小学生写的。可仔细看,不然!不然!写这4个字的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东北抗日义勇军将领马占山。马占山将军1941年来到榆林,游过红石峡。他看到历代名家题刻,也跃跃欲试。可惜他是不识字的将军。相传他当年写这4个字,写一张,毁一张,再写,再毁,一直撕毁100多张,才写成当前这个样子。字迹虽然幼嫩,却抒发了将军的爱国之情,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给红石峡增添了新的风采。

我们走进一孔石窟。抬头仰视,窟顶的天花板是一个直径约3米的圆形浮雕,线条粗犷,雕法古拙,真实地反映出西夏游牧民族的生活状况。浮雕上有各色鲜花,还有牛、马、羊、鸡、鸭、鹿等,都雕得温顺可爱,活泼生动。这是西夏国遗留至今的唯一浮雕佳作,是红石峡所有石雕艺术作品中最珍贵的一件。(刊登于《亚洲之声》2004年2月20日)

本文为书海小说网(http://www.shuhai.com)首发

(←快捷键)<<上一章目录 (快捷键→)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热门关注:美女图小说全文阅读|免费小说网|玄幻小说完本

同好作品推荐

欲望青春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350625
更新:08-11
[阅读]
魔术师谋杀
作者:
类别:悬疑出版
点击:137793
更新:09-06
[阅读]
薰衣草之恋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114758
更新:12-14
[阅读]
遇见你时,花满倾城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70811
更新:01-2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