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山学
笔名山子,1973年9月生于河南开封。大学文化。现任兰州军区某预备役后勤保障旅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科长,中校军衔。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楹联学会理事。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诗刊》、《解放军文艺》、《西北军事文学》、《延河》、《羊城晚报》等,40余次入书入典,30余次获奖。著有诗集《雪落无声》、文学作品集《绿风兵韵》、专著《赵彪带兵法》(与人合著)等,主创《士官的旗帜》等多部电视专题片。
“嘘!好家伙,来部队两个月就花掉三千块,我看他不是来当兵,倒像是来摆阔的……”六连二班来自贫困地区的几个战士悄悄议论着“大款兵”何阿满。这情景恰巧被文书泉子发觉。
泉子联想到何阿满平日里非高价烟不抽、非高档饮料不喝、非名牌西服不买的“三非政策”,察觉他已误入“消费怪圈”,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战友们的异议。泉子不想看到这样一位“大款兵”在军营失去光泽,于是,滚溜溜的大眼睛一转,计上心来。
新兵下连前夕,团里要举办一场“在平凡岗位建功立业”专题文艺晚会,为新战士即将奔赴不同岗位鼓劲打气。泉子根据何阿满自小接受家庭艺术熏陶、擅长表演的特点,就向指导员建议让他出演一个专门的小品,以此来改变何阿满的消费观。指导员满口应允,小何得知让自己演小品也是喜出望外。这时,一个反映来自沿海地区富裕家庭的战士旺海用节约下来的钱,每月向革命老区的一个小学生资助50元费用的小品《绿色的希望》,经泉子加工后搬上舞台。
“大款兵”何阿满作为该节目的主角被抽到军人俱乐部进行排练。在多次彩排过程中,何阿满渐渐领悟到了小品的真谛,被战士旺海的优秀品质深深感染,也很快进入了角色。正式演出中,何阿满主演的《绿色的希望》紧紧扣动观众的心弦,把晚会推向高潮。何阿满的成功表演轰动了全场,舞台下千余官兵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泉子两只手都拍疼了,情不自禁叫起“好”来。此时此刻,何阿满双眼湿润。
这之后,泉子发现,何阿满将自己购买的一条名牌香烟退回了军人服务社;不久,何阿满得知回族战友马服军的小妹因贫困即将辍学的消息,便悄悄以马服军的名义汇去了五百元钱。后来,文书泉子又看到二班有几名战士聚在一起悄悄议论着什么……
很快,就有更多有关“大款兵”助人为乐的话题,在部队不胫而走,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