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的是文化在各行各业间,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滋养我们精神野旷的源泉,能提高我们的素质,于潜移默化之中激励我们每个人,鼓舞我们每个人,塑造我们每个人。
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曾说过一句至明理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
为什么在春秋烽火连绵的年代,人才辈出?为什么在五四战乱频发时期,人才辈出?
原因其实简单,那就是在那些年代,虽然战火纷飞,但从上至下,整个民间都弥漫着一股很好的文化氛围。
为什么如今坐在高楼大厦、名车豪宅里的人们,却总是忘了自己从何处来,要去何方,因而总是感觉不快乐?
原因复杂纷呈,但其主因不外乎一个:文化的缺失。
用一餐美食填满的肠胃半天就可以被掏空,一个用痴心填满的心胸几年时间就会被掏空,唯独用文化不断填充的头脑,才会与时俱进,永不会在追求人生理想之时,迷失自己的方向。
我们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其性质决定了警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制度建设、外在形象等方面的特点,并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已逐步形成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核心的价值观。
蔡甸警营文化,则是我们警察职业在蔡甸这一特定区域发展过程中,在警察群体中形成的,带有警察、地域变迁独特风格的文学艺术、文明礼仪、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评价体系、工作理念、民风民俗、自然环境等综合体现。它的提出和定位,从根本上说是蔡甸警察队伍走向人文管理的深化。它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教育人为基本原则,主张通过必要的组织、规章制度等手段对人实行硬性的管理外,同时更要采取启发、诱导、对话与示范等方法对人进行软性管理,以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民警共同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主体意识、形象意识,增强警察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
《作家方苑讲述警营故事》第一辑的问世,无疑是深入警营文化、推广警营文化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在我们警营,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一个案件,从发生到接警,再到调查、侦破,都是一个环环相扣、动人心弦的故事。我们只有把彼此写在心上,彼此阅读了彼此的故事,彼此举荐,一个人的生命才会影响另一个人的生命。
方苑所讲述的蔡甸公安分局奓山派出所的《暖流》这则小故事,没有直接从警察破案入手,而是从受害人被盗后,造成全家人的困境:被盗的桂兰小夫妻一个月没钱吃菜,脸色都熬绿了;老家的父母生活无依靠,连累4岁的女儿没奶粉喝……
可见区区被盗的几千元钱,对于我们打工一族的普通百姓,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我们的民警,只有了解了百姓们这样的生存现状,才不会因案小而不为,因为民众无小事;最后,当徐警官、秦警官成功破案,将被盗的钱物送到被害人家时,被害人的热泪,体现了一个打工者被保护、得到被尊重的生存尊严;《择友》《徐建波:我是刑警》《法不容情》等故事,则从犯罪分子的心理、角度出发,反应出他们走上犯罪道路似乎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但无论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困苦、如何令人同情,若不通过正当的获取、不通过正常的方法方式去解决问题,一样要受到法律公正无私的制裁;《习惯》《幻觉杀人》《惯偷16年》等小故事,则深掘犯罪分子根源,提示一个人从小就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勤奋情操,高雅情趣,远离罪恶深渊;《“天眼”追踪钱包遗失迷案》《九零后小伙PK五零后蟊贼》《解救被拐卖女子》《苦寻失踪小男生》关注的,则是民计民生;《“砸车狂人”追踪记》《巧破砸车连环案》《绑架抢劫杀人案》则是今年开春以来,陆续发生在蔡甸区的大案要案,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7年追捕》体现的是民警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守;《汉浙警方联手擒获“飞的”蟊贼》体现的,则是异地之间、警察之间、行业之间,只有团结互助,形成合力,才能快速破案的真谛;《最高明的“心理医生”》则是将警察的外务事件,转成了内在的精神内涵;《生死救援》拓宽了我们警察的职业不仅是侦破案情,有时还得担负起军人在灾情面前,勇于担当的果敢情怀;《“飞跑”的苹果飞机》《兵贵神速》《迂回作战》《两毛钱血案》《疑似命案追查记》等一系列侦破小故事,讲述的都是我们智勇双全的蔡甸民警,成功破案的故事,提示了“小事连大局,小事连民心,不会办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就不会办大事,也办不成大事”的主旨,以及我们作为一个警察的神圣使命;《大转移》《半场婚礼》《警蓝色闪电》等6篇小故事,准确、及时、生动地记叙了今年6月中下旬至7月以来,蔡甸全区突发洪汛,公安一线民警用无私忘我谱写了一典荡气回肠、大爱无疆的正气之歌……
这些警营故事,都是独立成篇的,既有新闻的及时性,又有小说的优美与意韵,在串联成集的阅读中,不难发现,我们的警营力量,正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传统调查方法到高科技的“视频追踪”,体现的是与时俱进、智勇双全的警营文化主题。
《朱寿俭:智破连环入室盗窃案》,则是以蔡甸公安分局奓山派出所朱寿俭教导员的先进事迹材料所改编。朱寿俭同志以对警察这个神圣职业的无比热爱和满腔热血,参警20年来一直抒写着自己无悔的人生;仅近5年来,先后破获市局督办的唐开明系列盗窃案、杨杰系列抢劫案等一批市、区有影响的要案,打掉盗抢团伙4个,破获盗抢案件200余起;《李运涛的“内线”警涯》《蔡建红:警徽闪耀在通往世界的窗口》《李进:调解纠纷能手》《鄢飞的“第二调解室”》等19篇小故事,则是根据蔡甸公安局“十佳民警先进事迹材料改编”;而《肇事车,在雪雨夜逃遁》《6小时智破车辆逃逸命案》等6篇故事,写的则是蔡甸公安分局交通大队重案队智破命案车辆逃逸的故事;《蔡甸警察新传》故事,基本涉及到了蔡甸分局各派出所大小案件,虽然是很小的部分,但它的问世,不仅是对我们蔡甸公安分局、对我们纯朴的蔡甸人最好的赞誉,也是对我们蔡甸风土人情的大力宣传;既写了守卫着一方和平的警察,也从被害人家属心灵的成长之路,深刻提示我们警察关键时刻的伸手一搏,即能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一辈子的命运,其功不可没;轻轻一诺暖人生的警民深情,不能不令人动容。
作家方苑所所讲述的这些警营故事,通过蔡甸阿SIR平台、新浪博客,已在网上引起关注和热议,读者上千条的回帖率,都是对这些故事最好的评论;都对是对我们蔡甸警察重新认知后的满满警意。
可见,植根于基层沃土的警营文化,归根到底是通过文化的熏陶,在无形中陶冶和影响警察的修养和素质,促进警察的全面发展,并且为达到这个目的创建一个适宜的氛围;奉献、学习、智慧、勇敢、牺牲,这里所蕴涵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行为特征、价值观念、心理特征,是只有我们警察这个行业所特有的,是先进警察文化的主流。
警营文化建设是我们全体公安警察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公安机关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源泉,是公安各项工作发展的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努力打造文武兼备、受人民喜爱的公安队伍,警营文化建设是首要任务,应当列为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公安文化发展观,增强文化育警、文化强警的意识,全面发展和繁荣公安文化建设,造就一批优秀的公安民警,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战斗力。
《作家方苑讲述警营故事》第一辑问世了,我想还会有第二辑,第三辑……
警察生涯无止竟,文化宣传无终点。这就像一棵大树与一根柱子的区别,在于大树有深深扎在泥土中的根须,作家方苑的警营故事,还得深深扎根在蔡甸基层派出所,形成蔡甸警营枝繁叶茂的警察文化:让警营文化,形同于我们每一个警察的呼吸,是我们借助他人的生活阅历,来梳理自己生命的重要方式;是我们警营的基石和动力,只有用心感悟,我们才会用自己独具的慧眼,来记录我们的时代,来记录我们的警察生涯,来挖掘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金子,来呈现我们共同的爱与愁,来延长我们生命,并且成为他人灵魂生命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