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正文 57.刘克庄

书名:宋词三百首今译  作者:姚敏杰  本章字数:2964 字  创建时间:2021-01-28 14:50

生查子

元夕戏陈敬叟(1)繁灯夺霁华(2),戏鼓侵明发(3)。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浅画镜中眉(4),深拜楼中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系权贵后裔,以世家入官场。曾因作《落梅》诗而被免官。直至五十余岁后才重入官场,得宋理宗赏识,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龙图阁学士等。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和豪放风格,被称为“辛派词人”。有《后村长短句》(又名《后村别调》)。

【注释】

(1)陈敬叟:字以庄,号月溪。作者友人。(2)霁华:指月光。(3)明发:天发亮。(4)浅画句:《汉书·张敞传》:“(敞)又为妇画眉,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

【今译】

繁华璀璨的灯光,欲与皎洁的月亮争辉,赏灯嬉戏的锣鼓彻夜鸣响,渐渐迎来东方的黎明。景物、人情与过去一样,只是人到中年,个中滋味与往昔终究有别。为她对镜画上淡淡双眉,向着楼上明月深沉叩拜。待到人们逐渐散去,都市又恢复一片沉寂,此时此刻,忧愁便悄无声息地袭上心头。

【说明】

这首词写元夕之见闻感受及闺妇愁思。上片写繁灯四起、锣鼓喧天的元夕热闹场景。继写作者的感受:“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二句写出了人到中年的真切的人生体验和感怀,隐含了作者物是人非、岁月易逝的慨叹。下片写闺妇晚妆拜月,思念伊人,却无法于元夕佳节相会的忧愁。

贺新郎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1),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2)。早已有、游人观渡(3)。老大逢场慵作戏(4),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5)。灵均标致高如许(6),忆生平既纫兰佩(7),更怀椒醑(8)。谁信骚魂千载后(9),波底垂涎角黍(10),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11)瑏瑡,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注释】

(1)綀衣:葛布衣服。(2)钗符,端午节,妇女用于辟邪而插在头发上的护符。艾虎,端午节,人们为了辟邪而悬挂于门上的艾草老虎。(3)观渡:即观看端午节的龙舟竞渡。(4)慵:懒得动。(5)任陌头句:写年轻人龙舟竞渡场面。(6)灵均:即战国楚诗人屈原,字灵均。(7)纫兰佩:源出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8)椒醑:用于祭神的香料和美酒。醑,美酒。(9)骚魂:即屈原的魂灵。因其所作《离骚》最为着名,故称。(10)角黍:即粽子,瑏瑡把似:假使。

【今译】

幽深院落榴花吐蕊,我敞开画帘,身着粗布衣,手持团扇,清风扑面而来,驱走了正午的暑热。少女们纷纷夸耀自身的装束,插上标致新颖的钗头符,家家门上悬挂着艾虎。江岸游人如潮,早早前来观看赛船。我已是老大不小的年岁,懒得逢场作戏凑热闹,任凭岸头年轻人摇旗击鼓,荡起溪水浪花四溅,龙舟急流如飞。屈原有着如此的高标,追忆生平佩戴芝兰香草,身后又有人们奉上的香料和美酒,谁会相信屈原在千年以后,在水底垂涎端午节的粽子,又说是怕触怒馋嘴的蛟龙。假如他独醒到如今,想必倒不如醉死在当年,反而没有太多的苦恼,我权且以此笑谈,把千古冤魂凭吊。

【说明】

这首词写民间端午节的热闹场面,并对端午节往江中投粽子的习俗给予了无情的批判。词的上片写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老大逢场慵作戏”句,表现了作者慵懒的情绪,亦隐含了作者不同流俗的品格。下片以辛辣的笔调批判投粽子于江中以飨屈原的遗习。作者先赞屈原的高标致:纫兰佩、怀椒醑,不同流俗。继而发出议论,认为屈原如果“独醒”至今受人愚弄,反不如当年“醉死”,省却许多痛苦,刘克庄一生关心国事,想有作为,不意却仕途坎坷,本对现实不满,借此词凭吊屈原,亦抒发了自己的忧愤。

贺新郎(二)

九日(1)湛湛长空黑(2)。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3),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4),尽凄凉,不向牛山滴(5)。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6),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7),把破帽年年拈出(8)。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9)。

【注释】

(1)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2)湛湛:深邃的样子。(3)空四海:一眼望尽四海。(4)白发书生:作者自指。(5)牛山:据《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载:齐景公登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慨叹人生死无常。牛山,在今山东临淄。(6)凌云笔: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载,汉武帝读司马相如《大人赋》,“飘飘有凌云之气”。此处意谓大家手笔。(7)南朝狂客:指晋孟嘉。(8)破帽:据《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大将军桓温于龙山宴饮,孟嘉时为桓温参军,有风吹来,孟嘉帽子落地,竟无察觉。(9)鸿北去句:源山江淹《恨赋》:“白日西匿,陇雁少飞。”

【今译】

深湛的长空昏黑一片,怎禁得阵阵斜风细雨,交织着乱纷纷的愁绪,我老眼平生望尽四海,全凭身处百尺高楼。放眼千山万崖,一派秋色浩荡。我虽为一介白发书生,却胸怀神州常为落泪,纵使怎样悲哀凄凉,也不会如齐景公泪洒牛山。追怀往日的故事,早已过去了无痕迹。年少时自负手笔不凡,到如今已觉才华尽落,惟有满怀萧瑟的情意。常怨世人诗文少新意,单爱说南朝狂客故事,年年把破帽典故提起。我对着黄花独自饮酒,只怕黄花也笑我太过寂寞。鸿雁北飞离去,日头渐渐隐入西山。

【说明】

此词为重阳节抒怀之作。上片写作者登楼远望,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写自己向以天下为忧,一刻不敢或忘国家的博大情怀。“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二句,表现了作者虽已年老,却能始终以国家为念的高尚情操,批判了齐景公只计较个人生死,登牛山而流涕的狭隘胸襟。刘克庄词多承辛弃疾余绪,由此二句略见—斑。词的过片由与作者少年豪情的对比中,发出“春华落尽,满怀萧瑟”的慨叹。“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二句,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

木兰花

戏林推(1)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2),红烛呼卢宵不寐(3)。易挑锦妇机中字(4),难得玉人心下事(5)。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6)。

【注释】

(1)林推:姓林的推官,系作者的同乡。(2)无何:没有什么,无所事事。(3)呼卢:即赌博。古人赌博以五子全黑为“卢”,掷“卢”者获头彩。因此赌博时,赌徒均呼喊“卢”。于是,“呼卢”成为赌博的代名词。(4)易挑句:晋窦滔在前秦苻坚手下做官,后被流放,其妻苏惠(字若兰)在锦上织出回文诗《璇玑图》,寄赠窦滔以表相思之情。(5)玉人:指歌妓。(6)水西桥:在今福建建瓯县闽水之西,当时为妓女聚居之地。此处泛指妓女聚集的地方。

【今译】

年年骑马在都城街头,以客舍为家,家门反若寄居之地。拿着青钱换美酒,无所事事度光阴,红烛高照连呼“卢”,通宵达旦为赌博。易懂家妻相思苦,难晓歌妓一片心。男儿本应立大志,收复神州西北地,莫要抛泪水西桥,百无聊赖空悲切。

【说明】

这首词虽题为“戏林推”,但作者却于“戏”中寄寓了对朋友的深切厚望。上片写林友人的放浪形骸的品性“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极写友人纵酒浪博的豪情,其中深含着作者的叹惋。过片写对友人的规箴。先批评友人迷恋青楼、久客不归,有负贤妻真情实义。继以“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二句,劝友人不要消磨壮志于风月场中,而要为收复中原失地建功立业,规箴之意醒豁,语言却极为和婉委折。正如刘熙载所谓“旨正而语有致”(《艺概·词曲概》)。

本文为书海小说网(http://www.shuhai.com)首发

(←快捷键)<<上一章目录 (快捷键→)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热门关注:美女图小说全文阅读|免费小说网|玄幻小说完本

同好作品推荐

欲望青春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350625
更新:08-11
[阅读]
魔术师谋杀
作者:
类别:悬疑出版
点击:137793
更新:09-06
[阅读]
薰衣草之恋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114758
更新:12-14
[阅读]
遇见你时,花满倾城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70811
更新:01-2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