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有声化和情境化,书面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符号化和规范化,书面语言较之口头语言是更为高级的发展形式。
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基础和背景,能够不断地丰富和促进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口头语言的继续和提高,能够规范和指导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在人类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是先有口头语言的听说,文字产生之后才有书面语言的读写。书面语言打破了时空界限,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在现代社会中,听说的重要性又凸现出来。
首先,在信息时代,许多信息是需要快速、直接地传递的,是通过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等电子媒介传递的。听说比读写更有效地打破了时空限制。只要需要就可以远播和流传,而不再依赖于文字。
其次,听说读写综合运用的趋势增强。影视中的听读并用,对话中的听说并用,讲解中的说写并用,资料检索中的读写并用,研讨中的听说读写并用等。所以听说的应用范围扩大,价值提高。这对人们的口语交际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具有准确、敏捷、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会是自然形成的,必须通过科学训练以及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才能形成。
第三,“口才”被认为是“人才”的重要构成因素。口语交际过程是学生情感态度、人格品质个性化体现的过程,也是不断丰富和健全人格的过程。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可以习得人际交际规范,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国外人体科学研究表明:在人们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人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器官,都有配合思维吸收知识和能力的功能。其效率为:听觉占11%,视觉占83%,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参加活动的器官愈多,耳、目、口、手、脑并用,效果就愈好。
听、读为吸收,说、写为表达,只有全面训练,才能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