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和评价不是一回事。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方法和基础。考试注重的是局部,评价注重的是整体。因此,考试结束后,还应及时地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并进而引向对“教”与“学”质量的全面检查和评价。批阅试卷结束后,可按以下提纲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一、考试概况
1.考试范围
是一个单元还是一册教材,是一个学期还是一个学年的学习内容。
2.考试的性质、目标
性质是开卷还是闭卷考试,目的是为了选拔还是为了检测,等等。
3.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难度表示语文试题的难易程度,也就是学生对试题的通过率。计算题目的难度,有四种方法。
方法1:直接计算题的通过率。如果一个试题是二分法记分,即只有答对答错两种情况,可根据下列公式直接求出某题目的通过率。
通过率(即难度)=答对人数÷总人数方法
2:如果一个试题是非二分法记分,即在不完全正确的情况下也可能得到一定的分数。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该题的通过率(也就是难度)。
通过率(也就是难度)=该题所有学生得分之和÷该题满分与总人数之积。
方法3:非二分法记分的题目也可用下列公式计算难度。
通过率(即难度)=被试学生在该题得分的平均数÷该题的满分。
方法4:如果参加考试的学生较多,为了简化计算,可将考生按该题的分数由高向低依次排列,然后分别在两端各取总人数的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或者各取10人),再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然后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率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通过率(即难度)=(高分组通过率+低分组通过率)÷2
需要说明的是,难度值最大为1,最小为0,难度值越大,题目越容易。一般情况下,难度值在0.4-0.7之间最好,不要过易也不要过难。
区分度指某试题对于不同水平的考生加以区分的程度。好的试题可以使好学生得高分,使差学生得低分。能把好的、差的区分开来,就是区分度高。保证区分度的关键是做好难题、中等题和容易题的搭配,一般可按3:5:2,2:6:2和3:4:3三种方式搭配实施。
计算区分度的方法是,将被试者按测试分数依次排列,从两端各取29%分别列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分别求出这两组被试者在某一试题上的通过率(或叫得分率),再用高分组的通过率减去低分组的通过率,所得的差数,就是区分度指数。公式为:
区分度=高分组的通过率-低分组的通过率。
一般来说,试题区分度在0.4以上者为优良;在0.3-0.39为良好,要作一定修改;在0.2-0.29的经修改后可以用;在0.2以下的试题应被淘汰。
4.考试成绩统计
统计出平均分,以及优秀、良好、差生学生人数,统计出成绩是否呈正态分布。详细内容请参看《科学看待语文的原始分数》。
二、逐题分析
1.各题考试目标及评分标准
2.考生在该题所得平均分
3.得分与失分的原因及典型案例。
三、综合分析
1.从考试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2.从考试情况看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3.今后改进教学工作的设想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