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正文 9.1语文课:打开美的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书名:我的语文教育观与实践探索  作者:段全林  本章字数:2551 字  创建时间:2021-01-29 18:21

多年来,对中学各科教学来说,人们只看重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却重视不够,挖掘不深。因此,一提起美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音乐、美术而不是语文。诚然,音乐、美术、语文在美育中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相比之下,语文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美育的第一把钥匙。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这是由语文课在美育中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

首先,语文课不仅是文化学习的基础课,也是实施包括德育、智育、美育在内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一方面,在课文中,学生要学习并运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知识,从而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从这一点上说,语文课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另一方面,要进行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其中阅读是对美的感受和欣赏,从中可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和美的信息,写作是对美的创造,用于状物摹形、表情达意,从中可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在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过程中,又逐步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总之,语文课是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最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重要途径。

其次,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开设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各个年级并在全部学科中占有最多的课时量,其课时量一般来说音、体、美、历史、地理等课程合起来也超不过,因此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实施美育,离开语文是要不得的。

第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矿藏。

从宏观到微观,语文教材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多种体裁的课文,以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多方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深刻地刻画了社会生活美、具体体现了语言艺术的美。

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可以一次次领略山林河川之美,花鸟亭台之美,可以一次次感受不同季节的不同美。如关于四季景物的描写,语文教材就曾选录了白朴的《天净沙·春》、《天净沙·夏》,马致远的《秋思》、关汉卿的《冬景》,四季不同的美景一览无余。课文内容还涉及美的各种形态,比如,表现大自然崇高雄伟奇观的,有“雷鸣般怒吼的蒋家沟的泥石流”;描写大自然优美宁静景物的,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荷塘月色……深刻感人的社会生活美课文对社会生活美的展示更为丰富而深刻,更能拔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铸造美的心灵。不少课文反映了历代的人民英雄、民族英烈的光辉业绩和波澜壮阔的群众正义斗争的场面,闪耀着人民创造历史的光辉和爱国主义精神,如《娘子关前》、《涉江》。不少课文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唱出了一曲曲人性美的赞歌,如《凤凰更生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窦娥冤》等。还有一些课文讴歌了深厚无私的友情、纯洁真挚的爱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刑场上的婚礼》。尤其是一篇篇课文揭示了一系列人物的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更是美的活生生的材料,如《百合花》中着重塑造的小媳妇和小通讯员的形象。

精妙的语言艺术美课文中的美,归根到底是一种语言艺术美。

文质兼美的课文,它的语言之美首先体现在语言的表现之美。汉语,语言优美、语汇丰富、绘形摹声、表情达意,都很精细而形象,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看似普通的字,经过诗人、作家的巧妙组合,就会跳动出美的节奏,回荡起美的旋律,如杜甫《登高》中的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十四个字,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字字精当: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构成了一幅形、声、色、态具佳的美的图画,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形成了流畅的旋律。除此之外,语言之美还表现在生动鲜明的形象美,各具特色的结构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标新立异的风格美等方面。

总之,语文中对美的内容的表现,从宏观到微观,其深度和广度都是音乐、美术所不可比拟的。

第三,语文课表现美的形式独特而丰富。

众所周知,音乐、美术、文学作品中都有形象美,然而音乐、美术中的形象具有可听性、可视性,因而是直观的形象。文学形象是间接形象,它是用语言为媒体塑造的形象,不具有可视性,也不具有可听性,如小说中人物的音容笑貌靠听觉和视觉是不能感知的。文学以语言为表现手段,而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比起音乐的声音、美术的色彩等,所受限制要小得多。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大到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语言都可以进行描绘。尤其是语言可以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寻幽探微,把人物那些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一一揭示出来,这是其它艺术难以做到的。然而,正是因为文学形象不像音乐、美术中的形象那么直观、具体、定型,所以在美的鉴赏中,它可以为读者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和欣赏提供广阔的天地,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加工、创造、补充文学形象。人们常说,在一千个人的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或有一千个林黛玉,道理就在于此。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为美育提供了广阔舞台。

语文教材中表现美的手法,具有丰富性。如《伐檀》《涉江》中的赋、比、兴手法,《刘玄德三顾茅庐》中欲扬先抑的手法,《山居秋暝》中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春之声》中的意识流手法,《荷花淀》中的先弛后张的手法,《陈奂生上城》中的心理分析手法等等,如此众多的表现美的艺术手法是音乐、美术所不可比拟的。

第四,审美观在语文教材中的理性表达。关于美的本质的,如说:“自然加上人的活动就定会改观。”(《风景谈》)涉及美丑关系的,如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丑小鸭》)。谈到自然美时,秋色之美是“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和欢乐。”(《秋色赋》);谈到社会美时,苟活者和真的猛士的美在于:“苟活者在殷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纪念刘和珍君》)……这些夹杂于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或议论文字,为美育增添了理情色彩。另外,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一些纯理论的美学课文,这部分课文数量不大,但地位不可低估,因为它是美学理论的直接灌输,如《拿来主义》、《简笔与繁笔》、《作家与铸炼语言》、《文学仅仅是一面镜子吗?》等,这些纯理论的美学论文正是进行美育所不可或缺的。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语文课是美育的第一把钥匙。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重视美育,固然不可忽视音乐、美术的教学,但更不可忽视语文课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为书海小说网(http://www.shuhai.com)首发

(←快捷键)<<上一章目录 (快捷键→)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热门关注:美女图小说全文阅读|免费小说网|玄幻小说完本

同好作品推荐

欲望青春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350625
更新:08-11
[阅读]
魔术师谋杀
作者:
类别:悬疑出版
点击:137793
更新:09-06
[阅读]
薰衣草之恋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114758
更新:12-14
[阅读]
遇见你时,花满倾城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70811
更新:01-2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