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大体上分三步走,可称之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三步曲。
一、要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使他们成为美的发现者
对于人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文质兼优、字字珠玑的佳作,也不乏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因此,要引导审美的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这是审美教育的第一步。
二、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美的欣赏者
毛泽东同志认为,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鉴赏就是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进一步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意义的过程,分析其妙处的过程。这是审美教育的第二步。
三、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美的创造者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创造美,集中表现在写作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课文择词选字,借景表情,借文移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把已知的材料加以合理的想象加工,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除写作外,创造美还表现在“创造性复述”,表现在对课文人物、结构、语言、意境等所作的不同于他人又言之有理的评析。(请参看本书中的《“趣”味无穷-评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