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正文 12.2对全文的评论,即文评示例

书名:我的语文教育观与实践探索  作者:段全林  本章字数:2589 字  创建时间:2021-01-29 18:21

一首优美的诗体小说

—读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一)》

诗体小说,“叙事诗的一种。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结构的小说。兼有诗歌分行排列、押韵和小说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描绘具体环境等特点。”(孙家富、张广明主编的《文学词典》)李白著名的诗篇《长干行》其一(妾发初覆额)作为叙事诗,被读者广为传诵。但此诗不同于一般叙事诗。本诗循着主人公情感发展的脉络,情节发展自然完整,典型环境的描绘具体形象,还多方面刻画了人物性格。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应有尽有,生动具体,堪称一首优美的诗体小说。

一、自然完整的故事情节

李白的这首诗,以长干里一位商人妇为题材,以少妇真率的自白口吻,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描述了她对出外经商久盼未归的丈夫的相思离愁。

本诗按照女主人公的年龄顺序,选择恋-婚-思三个生活片断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整体。诗从童年写起,“妾发”六句,展现了一对长干小儿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游戏情景。这六句可称为恋爱的过程。“十四”四句,准确细腻地描绘了少女新婚时特有的心理和神态,表现她新婚的羞涩不堪。“十五”四句,抒写夫妇间婚后发展起来的炽热爱恋,以及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

以上八句是第二个典型的生活片断:长干女回忆甜蜜的新婚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正当这对小夫妻沉浸在新婚燕尔的幸福和炽热的爱情生活中时,忽尔丈夫远行经商,劳燕分飞。“十六君远行”以下十六句以展叙商妇的相思之苦为中心,细腻地描述她忧夫-伤夫-盼夫复杂的情感历程。至此,情节发展到高潮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不惜笔墨,尽情铺陈。“十六”四句,写少妇想像丈夫经商途中的行旅之苦,并为丈夫的安危忧心忡忡。“门前”八句,即景生情,展示闺中少妇“坐愁红颜老”的忧伤。最后四句,以浪漫的夸张手法,抒写对丈夫的召唤和许诺:不管你什么时候从三巴(今四川)沿江而下,都要预先给我捎个信,我一定不辞山高水远,到长风沙(今安徽安庆市长江边,距长干里约六百里)去迎候您。尽管在唐代这是不可能的,但却极力表达了思妇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殷切心情。

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从自然环境方面说,本诗借不同季节的景物描写(主要指情节发展的第三个生活片断:思)刻意渲染环境气氛,塑造人物形象。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蓣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也许在夜深人静辗转反侧时,她的脑海中浮现过一幅幅“江夏遇险图”:丈夫经商途中,路经瞿塘峡,碰上了凶险的滟蓣堆。正值夏季,江水高涨,波涛翻滚,滟蓣堆露出水面不多,行船更险。哀猿长啸,响彻云霄……这幅江夏遇险图,作者着意渲染了滩险、猿哀、峡高、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表现女主人公思念丈夫,为丈夫的安危担忧的情怀。

“门前”八句,从近处着墨,描绘了一幅“闺门秋思图”。少妇独立闺门,看到自己等待丈夫时留下的斑驳的足迹,尽管为青苔掩没,也不肯轻易抹去,因为那是长相思的见证。秋叶飘零,倍感凄切;蝴蝶双飞,而自己形单影只,怎能不感到孤寂和惆怅呢?青春的容颜为之憔悴,“思君令人老”啊……闺门秋思图,用“行迹”、“绿苔”、“落叶”、“蝴蝶”等一系列景物,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忧伤之痛、相思之苦,烘托出温柔、细腻、钟情的思妇形象。

诗还把人物置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艺术地再现了盛唐社会现实的一个方面。开元天宝年间,是大唐帝国极度强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水陆交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增加,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大批人离家经商,漂泊天下,致使许多年轻的妻子独守空房,虚度韶华。长干,是唐代金陵里巷名,在今南京市,靠近长江,是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居民多从事商业”(摘自《唐诗鉴赏辞典》)。这首诗以一位商人妇的深情自白,艺术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三、多方面塑造人物形象

除了情节的铺叙和环境的描绘外,还从其它方面刻画人物。

一是在情节的展叙中抓住人物的心理特征进行描绘。在少妇的童年生活中,抓住少男少女两小无猜的心理,塑造她天真、活泼、可爱的性格特征。从她和丈夫的结发完婚中,抓住她羞颜腼腆的心理,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对爱情的炽热追求,塑造她性格中纯朴、热情的一面。从丈夫婚后的远别中,抓住她思夫、忧夫、伤夫、盼夫的复杂心理,塑造了她温柔、细腻、痴情的性格特征。各个时期不同的心理特征,有血有肉、生动鲜明地刻画出她的形象,几乎展示了她的一部性格发展史。

二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结合塑造人物形象。从时间上说,首先是以女主人公的年龄序数法为顺序,表现恋-婚-思三个时期的不同心理。其次是借季节的更替寄托相思的感情。选择夏季和秋季两个季节的景物进行了描写,通过有代表性的季节及其景物,寄托女主人公的四季相思之苦。再次是通过丈夫离别前与离别后两个不同时期的情感,来表现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丈夫离别前,夫妻恩爱,陶醉在幸福中,发下“愿同尘与灰”的誓言;丈夫远别不归,她苦苦等待,望眼欲穿,并作出了“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的承诺,这就更另人肃然起敬了。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作品正是在上述三重层次时间的交合嬗变中,塑造了一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思妇形象。从空间上说,诗作先从远处落笔,设想了一幅江夏遇险图,继而从近处着墨,描绘了一幅闺门秋思图。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一位刻骨铭心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

三是化用典故和美丽动人的传说塑造人物形象。“常存抱柱信”一句,化用《庄子·杂篇·盗跖》的典故:“尾声与女子期(约会)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人称坚守信约为抱柱信。“岂上望夫台”一句,借用了古代妻日日登山望夫,终于化为望夫石的典故。正因为女主人公和丈夫童年时有青梅竹马的感情基础,婚后才有“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的坚定信念。

总之,李白的《长干行二首(其一)》不仅具有诗歌的特征,而且在情节发展、典型环境、人物塑造等三个方面呈现出小说所具有的特征,堪称一首优美的诗体小说。

长干行(其一)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蓣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可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本文为书海小说网(http://www.shuhai.com)首发

(←快捷键)<<上一章目录 (快捷键→)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热门关注:美女图小说全文阅读|免费小说网|玄幻小说完本

同好作品推荐

欲望青春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350625
更新:08-11
[阅读]
魔术师谋杀
作者:
类别:悬疑出版
点击:137793
更新:09-06
[阅读]
薰衣草之恋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114758
更新:12-14
[阅读]
遇见你时,花满倾城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70811
更新:01-2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