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间风味食品。陕西盛产柿子,产量名列全国前茅,因有此食品。
原料:面粉、柿子。
制法:(1)软柿子1.25千克去蒂、揭皮后,与面粉2.5千克混合成软面团。
三扇鏊用木炭火烧热,上鏊抹上菜籽油。在案板上撒一层干面粉,取面团一块(约1.25千克)略加揉搓,擀成直径约33厘米、厚1厘米的圆饼,双手托放在上鏊上,烙烤约3分钟,待外皮稍焦硬,翻过来再烤约两分钟。在底鏊加菜籽油约10克,将饼移入底鏊,烘烤约5分钟即成。依此法做完。共做5个。
营养特点:酥软绵甜,有浓郁的柿子香味。
合页饼
西安传统小吃品。吃烤鸭时用此饼夹鸭肉吃,最为相宜,故又叫鸭饼。西安还有一种合叶饼,加酵面用蒸法比此饼厚,用以夹粉蒸肉条子肉等食用。
原料:面粉。
制法:(1)面粉500克用热水和好(随季节变化而掌握水温,一般水温在50℃至70℃之间),用湿布盖住,饧10分钟。
将面团揪成每个重25克的面剂,揉圆后,取两个面剂压扁,中间抹一层菜籽油,合起来擀成0.165厘米厚的圆饼,投入热鏊迅速烙制,翻过稍烙即熟。烙时注意掌握火候,防止饼的两面出现黄焦花点。出鏊后将饼揭开,折成扇面形,放入盘中。
营养特点:饼薄筋软,卷各种荤菜吃最佳。
白剂馍
西安特色风味小吃。烙饼的一种。因在三扇鏊中用木炭火烘烤时上下受热,中心空虚,制成后用手轻轻一捏,自然形成上下两张皮,易于包夹其他食品,又名“两张皮”。西安街头经营肉夹馍的饮食摊点用的多是这种馍。
原料:面粉。
制法:(1)将酵面10克掰碎,放入上白面粉900克内,倒入20℃温水400克(夏季可用凉水),揉成面团。再陆续倒入清水50克,边倒边折叠,揉搓,直到面块光滑、润泽。盖上湿布,饧10分钟后,取出摊开。用温水少许将碱面10克化开,倒入面团中。再掺入所余面粉100克,揉到揉匀,饧10分钟,待用。
面团共分成等量的面剂20个,擀成8.3厘米长、中间粗的条,先擀成椭圆形的厚片,翻过来再擀一次,拿起卷成枣核形,用手盘成蜗牛状,再由上向下压平,然后擀成直径6.6厘米的圆饼坯。
三扇鏊用木炭火烧热。两手将饼坯边缘轻轻拢起,使边微卷成窝窝形,然后用手指在饼坯中心轻轻按一下,托起放在上鏊烙烤。等底面带有淡黄色烙印时,再将窝形的一面翻过,放在上鏊烙烤(这时其窝形受热后,已渐渐展开)。当饼坯边缘有黄色烙印时取出,放入底鏊烘烤约3分钟,直至两面鼓起时即成。
营养特点:皮薄略脆,内心松软。具小麦粉营养特点,为餐中主食。
煎饼
西安家常小吃。
原料:面粉、菜籽油及各种凉拌菜。
制法:过去多用鏊子,如今一般家庭都改用平底锅。方法是:将小麦面粉加入适量冷水,搅拌成稀稠适中的糊状,锅内抹少许菜油,烧热后倒入面糊,一张张煎制。大小以直径十几二十厘米为宜。要求薄,软,韧,色白,不焦,不粘,不破。关键在和制面糊。面水比例须适中,搅拌到家,无疙瘩渣滓,舀起倒下时呈柱状。煎饼夹菜,荤素皆可,但各种菜蔬都以切成较细的条丝状为好,又以硬菜为好。如炒肉丝、炒土豆丝、炒青红辣椒丝、绿豆芽炒粉丝等。煎饼制成后,用干净湿布稍捂后再吃,会更为软韧适口。夹菜煎饼要热吃。关中许多地方都吃煎饼,但有单吃与夹菜吃的区别。单吃的,多半拌了调料汁子,一般喜食辣椒汁子。外地人有觉得奇怪的,一张张煎饼,自己卷起来,蘸了调料汁子吃,岂非多此一举?然而老陕却认为是一种美味佳肴,常吃不厌。
有一种煎饼较为特殊,面糊里有韭菜末,煎好后呈绿色不规则花纹状。吃时有韭菜香。
营养特点:柔韧可口,清爽宜人,营养丰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