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正文 35.三原油茶

书名:新编陕西名小吃  作者:唐代英  本章字数:2330 字  创建时间:2021-01-29 18:30

1.三原民间风味小吃。

原料:面粉、牛油、羊油、菜籽油、八角、桂皮、生姜、小茴香、花椒。

制法:(1)精选原料。选用上好的麦面粉。用油要有选择,猪油成茶后浮在上面的沫是灰白色,不清亮,油茶熬后易浑浊,不能用;棉籽油和菜籽油沫发绿,芝麻油沫呈黑色,都不能单用。以富有营养的牛油、羊油和菜籽油配合制成的油茶,沫呈清亮黄香。油茶的调料是:八角、桂皮、生姜、小茴香、花椒。一般不用调和面和味精。

炒油面子。传统的三原油茶的油、面比例是2∶3。先将配合好的油在锅内加热化开,烧三四成热,按比例放入面粉后,用特制的工具(约90厘米长、8厘米宽、1厘米厚倒好棱的木板),不断地在锅内反复搅,用微火炒搅约两个多小时,至油面子呈黄稍带褐色,且香味四溢即停火。舀入盛器内,成为油面子。

制作油茶:先将油面子用刀切成碎末,放入温水锅中,再投入调料和调料袋(内装花椒、小茴香),用微火烧搅,待油面子全部化开后,旺火烧约10分钟,改用小火烧,只让锅中间开动,待徐徐浸出浮油,且油向锅四周翻滚,油茶即告熬成。

舀油茶。舀油茶时不能乱舀,更不能先舀浮油。要先从锅中间舀,再从锅边添适量的浮油,以便搭配匀称。

舀好油茶,放些姜末和捏碎的馓子或油炸象眼形麻叶。同时,可根据食者需要,给油茶锅里现打荷包鸡蛋。也可边吃油茶边吃泖热的圆边馍或热薄锅盔,同时佐以脆嫩的鸡脚葱,既经济实惠,又风趣盎然。

营养特点:色泽黄亮,浓香扑鼻,细腻鲜美,咸淡适口。含有多种脂肪酸,并有暖胃顺气之功效。

2.三原水盆大肉

三原民间风味小吃。在用料、制法与风味特色上与西安水盆大肉均不相同。

原料:猪五花肋条肉、猪肥肉、鱿鱼、鸡、水发粉丝、锅盔或烧饼、香菜、葱、精盐、味精。

制法:(1)将猪五花肋条肉用清水漂洗干净;猪肥肠(直肠)先用凉水将内外冲洗一次,再翻过来用粗盐和玉米面粉通过摘、翻、按、捋等工序三次反复揉搓,达到去除污、腥、臊、腻的效果(为防止肠子发黄、发红和味道变苦,忌用碱洗);对新鲜和冷冻的鱿鱼,用清水洗净,去掉上面一层薄膜,除去腹部软骨。对干鱿鱼,先用清水漂洗干净,再进行涨发,除去薄膜和软骨;将鸡去毛、去内脏,洗净晾干。

锅内添入清水,投入上述处理好的原辅料,加入料酒、生姜,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改用微火炖煮(适时先捞出鱿鱼),直到肉烂为止。捞出鸡、猪肉、肥肠后,趁热去掉肉皮,盛于器皿内盘成半圆形。留炖肉的原汁汤备用。

食客不掰馍,不泡馍。由厨师按碗“单做”,始终保持锅内原汁汤的洁净和鲜美,每碗放入经用斜刀法片成的各种肉料、鱿鱼片,加入水发粉丝、葱花、香菜、熟猪油、味精和用多种调料熬制的调料水,最后浇入适量的原汁汤。还备有油泼辣子,以便食性喜辣的食客随意调用。主食是用三扇鏊现制的热薄锅盔或热烧饼。由食客掰开干薄香脆的热馍,夹上晶莹透亮的肉片,品一口香醇的鲜汤,佐以清脆爽口的泡菜,别有情趣。

营养特点:肉软烂而不腻,汤浓郁而醇香。

3.三原杏仁茶

陕西三原县民间风味食品。

原料:杏仁、白糖(或炒熟大米、细面、桂花、白糖、红糖)

制法:(1)先将杏仁200克在热水中浸泡10分钟,搓去皮,用小石磨加水磨成浆,或用小石舂捣成粉,然后用纱布过滤。

(2)杏仁茶制法有两种:①将杏仁浆放入铝锅中,加入白糖500克、清水1500克搅拌均匀,煮沸后即成杏仁茶,冲淡后食用。②将杏仁粉及适量的炒熟大米、细面及桂花、白糖(红白糖)放入专用的容器中,兑入适量的凉开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将另一大壶水烧开后,用开水冲对搅匀即成。

营养特点:入味细腻绵甜,余味悠长。杏仁有润肺脾、消食积散滞气之功效,但不宜多食。

4.乾州豆腐脑

乾县传统风味小吃。“乾州三大宝;挂面、锅盔、豆腐脑。”“要吃豆腐脑,惟有乾州好。”乾州即今之陕西乾县。

据传豆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以大豆(陕西叫黄豆、白豆)为原料,“磨豆为乳脂,名曰豆腐”。随后传入民间。豆腐的姊妹品豆腐脑随之出现。因其洁白如玉,柔软细嫩,犹如动物的脑髓,故名。早在唐代,乾州豆腐脑即为当地名食。

乾州豆腐脑以大豆为主料,选料严格,操作细致,成品营养丰富,久食不厌。在吃法上,有凉吃、热吃之分,春、夏、秋季凉吃,冬季热吃。除浇卤汁外,并加入各种调味品。特别是放一勺红艳艳的辣子油,又油又嫩,红白相映,辣香油润,特别好吃。20世纪60年代,谢觉哉、郭沫若同志游览乾陵,在品尝了豆腐脑之后,非常满意,赞美它别有特色。

原料:大豆、胡萝卜、水发黄花菜、水发粉丝、大蒜、精盐、酱油、香醋、辣椒油、芝麻油。

制法(以制50碗为例):(1)制豆腐脑。先将大豆2.5千克逐粒拣净,磨成豆瓣,去皮,放入清水中泡约2至8小时(夏季2至3小时,冬季5至8小时)。待豆瓣发白时,捞出,倒入钢磨,随磨随加水,磨成细豆浆约7.5千克左右。用116厘米见方的过浆布,绑在木制的平十字过浆架上,吊在铁锅上。倒入豆浆,陆续注入少量的水,用手不断摇动,将豆浆滤入大锅内,用旺火烧开。在烧的过程中,用木勺把豆浆舀起、倒入,重复几次,装入桶内。将熟石膏75克用清水125克化开,放入瓦缸内,将桶内的豆浆趁热倒入,停约5分钟,即成豆腐脑。

(2)制卤汁。把胡萝卜125克切成细丝,水发黄花40克切成1.6厘米长的段,水发粉丝100克截成3.3厘米长的段。锅内加入清水3.5千克,用旺火烧开,倒入湿淀粉400克略加搅动,放入胡萝卜丝、水发黄花、水发粉丝,水开即成卤汁。大蒜40克捣碎成蒜泥。

(3)调豆腐脑。分为春、夏、秋季及冬季两种调法:①春、夏、秋季的调法:将豆腐脑用特制的平勺舀入碗内(约200克),调入蒜汁、精盐、酱油、香醋、辣椒油,再淋入芝麻油即成。②冬季的调法:将豆腐脑(200克)舀入碗内,浇入卤汁三四调羹,再放入精盐、酱油、香醋、辣椒油,淋上芝麻油少许即成。

营养特点:洁白鲜嫩,如乳似脂,筋韧爽滑,滋润可口,味道醇香。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

本文为书海小说网(http://www.shuhai.com)首发

(←快捷键)<<上一章目录 (快捷键→)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热门关注:美女图小说全文阅读|免费小说网|玄幻小说完本

同好作品推荐

欲望青春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350625
更新:08-11
[阅读]
魔术师谋杀
作者:
类别:悬疑出版
点击:137793
更新:09-06
[阅读]
薰衣草之恋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114758
更新:12-14
[阅读]
遇见你时,花满倾城
作者:
类别:当代小说
点击:70811
更新:01-20
[阅读]